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重視改革方法論 找准改革切入點

http://www.CRNTT.com   2013-02-25 08:27:36  


 
  (二)尊重國情,批判借鑒國際經驗和規範

  中國探索體制改革有兩大前提:一是在經濟上探索新型公有制形態與市場相結合;二是在政治上堅持共產黨的領導,穩步推進政治體制變革。正因如此,我們沒有像前蘇聯、東歐國家那樣,一開始就請美歐專家制定“休克療法”類的系統改革方案,複制美歐等國的市場化、私有化模式。以實踐標準衡量,中國改革是成功的;但如果按美歐國家價值衡量,又是不規範的,出現了 “成功等於不規範”的悖論。

  對此,必須明確,如果不合西方標準就是不規範和違背“普世價值”的話,那麼中國改革的成功恰恰就在於沒有盲目遵守西方的規範和“普世價值”。對此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避免誤入按照“西方尺子”來量“中國布”的歧途。 

  (三)正確的改革順序

  正確的改革順序也是改革成功因素之一,中俄兩國改革的不同順序恰可說明這一問題:

  中國改革是從經濟體制入手,經濟體制又從價格入手;當市場運行環境建立後,再著手推進市場運行載體即企業的改革。先是通過承包和租賃方式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再通過股份制進行企業所有權變革;企業產權變革上採用“存量不變,增量募集”的模式。待時機成熟,即中央財權和地方財權基本劃清、 “股份制就是私有制”的理論環境消失,再實現股份的全流通。

  反觀俄羅斯,其改革方式和順序與中國完全不同:方式上採用“休克療法”,順序上則是先從政治體制入手,改國家體制國家解體,改政黨體制共產黨下台。經濟改革也從企業所有制入手,按一人一萬盧布分存量財產推行全面私有化,進而演變成貧富懸殊的兩極分化,導致國家、社會、政黨、企業均出現嚴重失控的局面,使一個資源禀賦、經濟基礎、人口素質較好的大國卻深陷前十年危機、後十年持續低迷的現狀。至今,俄羅斯1.9萬億美金的GDP總量只及中國的1/4左右。

  (四)內部主體主導改革

  在改革的推進主體上有兩種思路:一種是外部主體主導改革,一種是內部主體主導改革。

  主張外部主體主導改革者主觀認為,由於改革者革別人的命積極、革自己的命消極,改革進入到攻堅階段必須借助外力,通過推翻現有的體制才能成功。在這種觀點的主導下,內部主體主動的改革將變成外部主體推動的“革命”,進而導致社會的不穩定。

  而中國改革是在改革者內部主體主導的基礎上,按照“老樹發新枝”的思路不斷推進。以股份制改革為例:中國的股份制改革建立在“存量不變,增量募集”基礎上,用“老樹”的營養滋潤“新枝”,再逐漸擴大“新枝”比例,整個改革在“老樹”主導下完成,平穩有效。最終“老樹”退出歷史舞台。

  內部主體主導改革是目前中國改革階段性成功的特征之一;堅持改革由內部主體主導,在穩定中實現漸變改革和轉型,將是指導未來中國改革成功的最優選擇。當然,這同時要求改革者一定要有自我革命的獻身精神和使命感,在舊體制退出的過程中實現鳳凰涅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