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馬團隊止損成功卻未翻身有待外力推動

http://www.CRNTT.com   2013-04-02 09:27:30  


 
  本來,馬英九要改革,最能收效的,還是在國民黨本身。無論是向右走的像“兩蔣”及李登輝那樣,強調黨政一家,強化中常委成員及職能,由主要行政首長組成及享有對政府行政舉措的決策權,以提高行政效率,還是向“左”走的讓黨內決策民主化,及“總統”免兼黨主席等,都可改變目前的滯後狀態。但看來魄力不足的馬英九不願去碰馬蜂窩。其實,他不是沒有改革的決心和作為,金溥聰任國民黨秘書長時,曾經進行黨務改革,但卻遭到基層反彈,以致接連輸掉幾場地方選舉,這已成為馬英九“三年怕草繩”的夢魘。而免兼黨主席,說他擔心權力流失,難以駕馭也好,說他戀棧也好,都無所謂了。

  那麼,兩岸關係領域是否可以作為“突破”的資本?本來,在兩岸協商進入“深水區”,經濟議題差不多都已完成,又不願進入政治領域時,兩岸互設辦事處就是最大的項目,可以作為今年內兩岸協商獲得重大進展的標誌。本來,倘是沒有發生李朝卿、賴素如事件,馬英九的這個想法,還是過得去的。但在發生了李朝卿、賴素如事件之後,儘管馬英九本人尚算清廉,馬英九家人也沒有攜入貪案,但畢竟馬英九的“清廉牌”已經破功,就必須有比兩岸互設辦事處更能讓台灣民眾可以直接感受到“兩岸紅利”的項目,才能讓民眾對馬政府“有感”,而得以翻身了。

  但以馬英九“惰性氣體”的性格,單靠他自己已是很難。只有在外力因素的推動下,才有可能達成。因此,有人寄望於四月六日的“博鰲論壇”,習近平在“習蕭會”上的兩岸政經動向的政策對話,是否會有新的利好措施宣佈,從而為兩岸交流增添“正能量”,以助馬英九渡過危機。

  作者:富權 來源:澳門新華澳報2013年4月2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