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出版業亂象:“嫖客”心態搞文化

http://www.CRNTT.com   2013-05-28 15:16:19  


中國出版社在引進外版書時常一擲千金,而中國作品海外版權出售卻不盡人意。像莫言這樣在國外有專櫃的作者更是鳳毛麟角。
 
  出版界整體原創力匱乏 “剪刀加漿糊”大行其道

  在少數作家憑借作品能夠過上體面的同時,大部分原創作者的日子並不好過。辛苦幾年寫一部作品可能無人問津,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選擇了向利益低頭。有一位在業內頗有點名氣的官場小說作家告訴騰訊文化,他不是作家,不過是個撰稿人罷了。此話乍一聽會覺得他謙虛:作家就是作家,怎麼叫撰稿人呢?後來才得知,這人幾乎從不動筆寫作,而是東拼西凑地攢書。在業內,這人“剪刀加漿糊”的功底極為深厚,組稿神速。傳聞,給他六本完全不同的小說,再給他一包煙,一夜之間,他就能用剪刀加漿糊拼出一本新書來。技藝之純熟,手段之高明,真讓所有潛心碼字的作家自愧不如。不過,說自己是撰稿人多少還是委屈了他,倒不如說是“剪稿人”。

  類似的剪刀加漿糊事件在出版圈不勝枚舉。前不久就爆出了一樁“40多名在校研究生拼凑一本科普讀物”的新聞。《變成石頭的動植物——化石》——這本由國內一家出版社出版的科普圖書,自面世後引發諸多質疑,經調查得知,這是由40多名在校研究生被出版社“聚攏”在一起拼凑出的一本書:書中有十餘處化石名稱出現錯誤,比如“魚類化石成了甲殼動物化石,動物頭骨化石成了礦物質”,插圖錯誤也比比皆是。這類內容缺乏科學性,甚至謬誤百出的科普圖書,目前在市場上並非特例。作為傳播科普知識、提高公眾科學素養的重要載體和工具,科普出版物出現這種嚴重的質量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40多名在校研究生拼凑一本科普讀物出版遭質疑。

  撰稿人的嫖客心態:“搞”“做”“玩”文化

  中國圖書撰稿人大都生活在這種狀態中,然而在這種狀態下很難產出優秀的作品。寫作是一個複雜的精神之旅,越是好作品越需要作者沉下心來,慢慢寫作。而中國的撰稿人多為靠稿費為生的落魄文科畢業生,或者是賺取零花錢的在校學生。要這群人寫出有歷史沉澱感的東西,就如同讓幼兒園的孩子制定國策一樣,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他們將自己稱為“搞文化的”,或者是“做文化的”,甚至是“玩文化的”。殊不知“搞”“做”“玩”折射的正是這個文化群體的“嫖客心態”。對文化的玩世不恭,可見一斑。

  中國是人口大國,對圖書這種文化產品的需求一直很旺盛。既然中國作家缺乏原創,為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我們只能從國外引進版權書翻譯出版。大量的出版社將工作重點放在版權引進上,這讓國外出版界也越來越重視中國市場。版權書浩如煙海,但優質版權資源依然有限,所以會經常出現幾家出版社爭購版權的現象。在這個過程中,國外出版界越來越看中預付金的多少,於是版權購買就變成了資本的大血拼。

  資本運作也是出版業發展的必然結果。影響出版未來格局的三股力量是資本、資源和技術,其中資本是核心。現階段,實體經濟發展步伐逐漸放緩,大量資本湧入文化產業,出版界當然也獲得了很多資本支持。比如今年年初,紅杉資本就給新經典注資1.5億元人民幣。有了資本就可以獲得資源,有了資本也容易解決技術瓶頸。很多出版社“不賺錢也要拿下版權”的行為看似古怪,其實其根本目的是借助資本,占領資源,以圖長遠發展。即便是賠本賺吆喝,他們也心甘情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