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國文物造假調查(續)

http://www.CRNTT.com   2013-06-21 14:45:20  


 
  吳樹在做文物市場調查時曾經親自做過一個實驗。當時,數位國家級鑒定專家在世紀壇搞義務鑒定活動,吳樹拿了一真一假兩個文物去“驗貨”。一件是從潘家園借來的摔破的元青花贋品,他把碎片粘了起來。另一個是保存很好的出土的西晉水盂,是真品。

  當時一位國家級專家看了一眼兩個外形相差甚遠的文物,毫不猶豫地說:“元青花是真的,但是摔破了,又太小,沒有什麼價值。另一個是仿晉代的水盂。”

  “由此可見,‘眼學’的鑒定方法主觀性太強,面對彎曲弧度精確控制,重量出入限制到克的高仿,‘眼學’沒法對付。”吳樹說。有一位老專家對吳樹透底:“藝術品鑒定,用眼睛能夠看准60%就已經很不錯了。”

  吳樹通過對藝術品市場長達7年的調查總結出,目前“眼學”最厲害的存在於三類人中:“一個是大大小小古玩市場經營多年的古董經營者、文物販子、古董商。因為買錯了他就得付出代價,賣不出去虧本了都是自己的,這部分人的實戰經驗特別強。第二個就是做高仿的,景德鎮做瓷器高仿的人眼睛就透了,假的只有他自己能認出來。第三個就是盜墓者。而博物館里的權威專家由於長期脫離考古、脫離市場,不了解現代仿品,看到的多半是自己博物館那一部分有限的藏品,不像博物館的就不認,像的就認,假的只要夠像也可能會認。”

  國外鑒定專家出錯的代價高,有經濟賠償和被除名的危險,而目前國內專家開具的鑒定證書即使後來被證實是假的,本人也幾乎不負責任。

  另一方面,作為專家認知的標準,各地博物館藏品儘管有國家鑒定委員會和省級鑒定委員會把關,其實也存在一定比例的贋品,吳樹認為比例在5%~10%之間。“特別是地方博物館,有很多藝術品均從民間收來,判斷失誤的情況部分存在。甚至連故宮里一些遺留下來的東西,其實早在清代就屬於‘收錯’的。”

  “鑒定和作假現在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作假的人永遠是矛,專家們是盾,一直只能防、擋。現在的情況是,矛越來越鋒利,而我們的盾還是紙糊的。我對鑒定市場很沒有信心。”吳樹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八國聯軍”成功應對機器

  鑒定和高仿,看似一盾一矛的互相對壘關係,高仿品就被當成了造成目前古玩市場“坑蒙拐騙詐”混亂局面的元凶。而實際上賣菜刀的並不等於是殺人犯。

  文物界給高仿下了這樣的定義:所謂高仿,是指從瓷器製作的基本材料開始,嚴格按照原作的胎質、外形、尺寸、釉色、工藝等進行高度一致的仿制。它不同於人們常說的“贋品”,雖然它們都是“新”的,但高仿瓷器的精美程度不亞於原作。

  著名古陶瓷藝術家黃雲鵬曾說:“稱得上‘高仿’的陶瓷,一是品質、材質、工藝上可與真品媲美;二是要經過‘做舊’,和真品接近到80%以上。”

  “高仿是一門藝術,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每一個瓷器的每一個畫面,傳承的都是歷史的文化。”古陶瓷藝術家李廣琪在接受《瞭望東方周刊》採訪時不斷強調。

  然而做高仿的藝術家或作坊工匠,沒有誰能保證自己的作品不在古玩市場上流通。高仿作者即使明確告知首個買家該作品非真,此後仿品經幾輪倒手、忽悠漲價,等它以文物身份出現在國際拍賣行時,其身世早就撲朔迷離了。

  提到高仿就無法避開景德鎮。樊家井的仿古瓷一條街更是景德鎮高仿的縮影。各種技藝高超的藝人隱藏在形形色色的小作坊里。這條原本是城鄉結合部的一條小路,經過上世紀80年代生產關係變革以後,個體瓷器作坊如雨後春笋般崛起。從這裡幾千塊錢買進,未來在國際拍賣會上或許以數千萬數百萬元賣出,收藏者相傳的種種案例使“神話”在這裡變得觸手可及。

  這裡的特色是開誠布公地仿制,很多店鋪門口直接擺放著盛滿泥漿水用來塗抹瓷器的大小木盆,用來蝕褪瓷器浮光的氫氟酸、高錳酸鉀瓶,還有用來擦拭瓷器使其變得陳舊的稻草和草木灰等。“做舊”廣告下,地址電話寫得明明白白。

  “現在景德鎮做仿古瓷的有上千家,高仿也有幾十家,這些人術業有專攻,仿成化、仿宣德、仿元青花、仿洪武,個個都是水平很高的專業戶。有不少人仿得比我好。”黃雲鵬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景德鎮的高仿高人所做的高仿瓷,有一套對付機器檢驗的秘訣。

  大多機器檢測都是檢驗瓷器的底部,分析瓷胎的成分是否和老瓷一樣。高仿瓷的底部原料就來自於老瓷取料的老坑。比如做瓷胎用的磁石是安徽祁門太后坑的,是慈禧太后時期挖過的。

  瓷器底部釉面下的氣泡也是專家檢測的重點,古代的窑爐是用柴燒的,溫度不均勻,瓷器會出現大小不一的氣泡,而現代天然氣的溫度均衡,但高仿高人可以通過調節天然氣的放氣量來控制窑內溫度,關小幾分鐘,再放大幾分鐘,人為製造大小氣泡。

  “陶瓷行業就看兩方面,審美觀和工藝,二者都符合的話,基本上就能定為是那個時代的東西。但陶瓷是一個粗放型的行業,不可能像醫藥分析那樣,化學元素含量標準化。”李廣琪對《瞭望東方周刊》分析說,“就像在燒窑爐過程中,師傅多了一鏟子,少了一鏟子,這樣出來的數值就會不一樣,所以完全依賴科學也不行,還得靠經驗。”李廣琪說。

  每一個時代的瓷器都有自己的流行密碼,只要符合了這些流行密碼,從用料、工藝、配方、繪畫手法等方面都符合,這件瓷器就會被定為那個時代的藝術品。

  李廣琪也有自己的上機器秘訣。他送上機器的瓷器都是拼裝貨,俗稱“八國聯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