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不要讓企業家都成“公知”?

http://www.CRNTT.com   2013-08-02 12:04:52  


 
  ■ 柳傳志們正以行動推動著政治的向前

  在經濟改革的中國,我們無法忽略企業家對於政治的推動作用。柳傳志們扮演了時代最期待他們扮演的角色,中國最缺能闖過現實環境做大做強的企業家,他們做到了這一點,形成了強有力的示範,鼓舞了後來者。

  1995年,聯想公司在香港市場虧損1.95億港幣。對此,柳傳志表示,“北京聯想的業績是可以支持香港聯想繼續成長的。”而他的目的是“國家鼓勵企業到香港上市融資是一個好政策。尤其是對於缺少資金技術的國企更重要,而且上市之後可以提高管理水平。我不希望因為聯想在香港遇到一點困難,影響到國家這個政策!”

  媒體人段鋼對於柳傳志有著這樣一段評價:“我所認識的柳傳志,目光遠大,勇於擔當。不輕言許諾,但言出必踐。他的責任感表現在,絕不推卸應該承擔的責任,也不會承擔無法承擔的責任。在他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只想著自己的利益或者說只考慮聯想的利益。他是一個現實主義者,解決問題注重操作性。”

  周其仁教授也認為,“他不是沒有是非觀念的人,不是對當下熱議問題沒看法,一個沒有看法的人怎麼會這麼有主見,但是他怎麼去表達,怎麼去實現這個看法,要謹慎的選擇。這不是犬儒主義,因為企業家身上還背負著一些其他人沒有的重要職責。”

  專注商業的馬雲在近日被香港媒體從他的專訪中淘出一句“敏感詞”,也被站隊在柳傳志們的一邊。然而阿里巴巴對於金融制度的衝擊,倒逼壟斷行業做出改革,這樣貢獻難以和政治劃清界限。

  在任何國家,企業家都不是輿論場的主角。他們影響政治一般都會選擇自己社會里的傳統途徑,而避免在社會尖銳爭議的領域舉旗。柳傳志們在政治發言上的克制契合了世界大多數成功企業家的做法。

  ■ 企業家不能做公知,也不宜與政治走得過近

  所謂企業家的發聲,會有人片面地理解為在微博上發一條與民主相關的言論,對於社會時事做一番評價。柳傳志、馬雲和長期參與NGO事業的王瑛都是推動政治進步的親力親為者,而在網絡上發發牢騷就以“公知”自居的商人們,實在廉價了許多。

  在馮侖看來,企業家不能做公共知識分子。“我們一批企業家已經達成共識:第一要恪守企業家身份;第二企業家屬於‘中右’,不是極右,民主體制下,都是‘中左’和‘中右’交互起作用推動社會;第三,企業家說話、做事以達到的效果為目的,而不是以讓人知道為目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