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台灣換人將喪失“習馬APEC會”機會

http://www.CRNTT.com   2013-09-03 08:41:21  


 
  但更深一層的,似乎是馬英九要籍此更動,將他的代表與北京領導人會面的性質,定位並固化為“經濟”而不是“政治”,因而為未來倘有的“習馬會”也是局限於“經濟”而非“政治”,更為凸顯“先經後政”甚至是“只經不政”。

  實際上,連戰是政治學博士出身,也曾任過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所長,因而對政治事務較為敏感。他與胡錦濤所達成的《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共識,就是政治行為的巔峰之作。此後,他多次與胡錦濤的會面,無論是在“國共論壇”還是在“APEC”的場合,所談內容也是政治事務多於經濟事務。直至今年初的“胡連會”,還是在談政治問題,而“一個中國”的十六字箴言,卻讓主張“先經後政”的馬英九老大不爽。

  而蕭萬長雖然是外交研究所碩士出身名單過去長期以來所從事的是國際貿易行政主管工作;在出任“行政院長”時,提出了“亞太營運中心”的經濟發展戰略;馬英九之所以找他作“副總統”搭檔,也是看中了他的經濟專長。因此,馬英九趁著對岸領導人換屆調整,改派蕭萬長出席“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就是要以此來結束連戰所著重的“政治”的“過去”,走向蕭萬長所代表的“經濟”的“未來”。其實是“回到原位”,其一是這才較為符合“APEC”的經濟領域的定位,及各國出席者也是以“經濟體領導人”身份的原意;其二是蕭萬長是第一位代表台灣出席“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代表,現在是“周而復始”。

  由此,可以揣測,馬英九之所以盼望與習近平的會面是在“APEC”的場合,就有這麼的用意。既能實現具有世紀意義的“習馬會”,但卻又要將之定位於“經濟”事務,而不願有所突破,進入政治議題甚至是開啟兩岸政治談判。

  似乎是北京也已經有所覺察,因而才有孫亞夫應將“習馬會”與“APEC”分開來,這是兩回事;兩岸領導人會面,不一定非要在“APEC”進行,會有更好的辦法之說。北京確是希望能促成“習馬會”,這是近期內北京對台工作的目標之一。但既然要會面,就應進入政治事務的“深水區”,開啟兩岸政治對話,而不是只談經濟問題。

  因此,“習馬會”將會另找機會,而不是在經濟範疇的“APEC”。現在,既然馬英九耍了一次小聰明,以“連下蕭上”的手法,將台灣出席“APEC”的代表定位為經濟人物,北京也樂於“奉陪”——要實現“習馬會”,就不會是在“APEC”這樣的國際場合,及局限於“AOEC”所意涵的經濟事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