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可圈可點

http://www.CRNTT.com   2013-10-11 09:06:50  


 
  但北京仍有疑慮,那就是“APEC”雖然是一個政治成分較低的非政府間國際組織,但畢竟出席其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都是各國各地區的領袖,包括美國、俄羅斯、日本等主要大國的領袖,其中一個環節,是各國各地區領袖身穿當地的民族服裝站在一排大合照,不可能會排除與會的馬英九,這已是國際場合,等於是含有“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意思,而且更重要的是,一旦打開了這個缺口,台北以後還將會提出同樣的要求,即使屆時的“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已不是在中國的城市進行。而且,台灣政黨輪替有可能會成為常態,民眾也已有此心理,倘是民進黨再次上台,又提出這樣的要求,將如何處理?

  馬英九似就是針對這樣的心理,作出“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的表態,以解除北京的疑慮。而他在其第二個台灣領導人任期開始時,曾聲稱要建立“歷史定位”。他儘管決定恢復兩會談判,簽署了十九項協議,但相對來說,仍未能達到“歷史定位”的高度,更未能達到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要求;而後者更是他夢寐以求的。而另一方面,馬英九目前的執政滿意度十分低迷,更受希望能有建立“歷史定位”的機會,來製造轟動效應,重振十年前民意支持度極高的“軍威”,從而為實現國民黨的長期執政創造必要的政治條件。而在馬英九任期即將結束前的北京“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他倘能以適當名義和方式出席,讓其在此國際場合與世界主要國家的元首或首腦會面合照,並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進行世紀性的會晤,就是一個可讓他建立“歷史定位”的難得機會。倘屆時他的執政滿意度跌至無可再低,何況屆時他的“總統”任期已經過半,也已不再存在“影響連任”的問題。反正是已經無所顧忌,那就不如置於死地而後生,或許還有生機,登陸訪問倒是會有從谷底反彈的可能。

  其實,要實現“習馬會”,還是每年四月在海南舉行的“博鰲論壇”,“博鰲論壇”基本上不算是一個國際場合,因為更不是國際組織。儘管“博鰲論壇”也有若干國家或地區的領導人出席,但並非是制式化,而且更多的出席者是民營企業家,而出席者並不固定,也沒有甚麼“會員”之設,這就把“國際化”的成份減至最低。而且更重要的是,每年都在中國大陸的博鰲舉行的論壇,也有強化“國家內部事務”的意涵。相信,馬英九也不會反對這一方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