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鄧聿文:北京的外交變革與不結盟政策

http://www.CRNTT.com   2013-10-23 09:34:52  


 
  中國東盟如能簽署這個條約,也將必然包含此類內容,從而將大大有助於體現雙方共同致力於維護包括南中國海在內的地區和平穩定、深化互利合作的信心和決心。由此可預判,至少在未來十幾年,菲律賓等國在南中國海的的挑事將會得到抑制,南中國海將真正被打造成一個和平合作之海。東盟國家也無須因擔憂中國而在政治和安全上倒向美國。這將大大緩解中國的戰略壓力,為中國未來十幾年的發展爭取到一個好的周邊環境和戰略空間。而中國能否最終崛起,也關鍵在這十幾年。

  據報道,在東亞峰會前的中國—東盟特別外長會上,雙方探討了簽署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可能性。這說明條約簽署成功的機會是存在的。但若把此解讀為中國將放棄堅持幾十年的不結盟政策,也不對。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不結盟政策雖然與已經變化的世界有些不合拍,但這是中國長期堅守的外交理念,背後蘊含著中國對國際關係的基本看法。不結盟可以看作是中國對世界尤其是廣大的第三世界作出的一個承諾,非洲、拉美等地區的發展中國家之所以在國際政治秩序上支持中國,與中國奉行的不結盟政策有很大關係。如果中國與其他國家或國家集團公開結盟,就等於廢棄了這個承諾,中國的國家信譽將因此會受到很大損害。故非國際形勢變化威脅到了不結盟政策,否則,中國不會輕易改變這一政策。

  第二,中國的國家實力尚未到能夠承受結盟成本的地步。結盟是需要成本的。兩國之間的結盟,特別是大國與小國或小國集團的結盟,一般來說,這種結盟是不對等的,大國處於主導即“盟主”地位。但這也意味著大國要承擔更大責任,付出更多成本,以滿足盟友對安全和發展的要求。中國近年的軍事力量雖然有較大提高,經濟總量也位居全球第二,然而,如果中國公開放棄不結盟政策,轉而與許多國家結成盟友關係,中國將要承擔大部分的結盟成本,包括對盟友安全保障的物質投入,但中國目前的國家實力還做不到這一步。

  第三,結盟也會激起與中國有競爭關係的國家或國家集團的敵意,反損自身利益。結盟之目的,是通過盟友來壯大和保障自身的安全與利益。如果達不到這點,結盟就沒有多大意義。中國若放棄不結盟政策,一些同中國有競爭關係的國家或國家集團,為抵禦中國結盟帶來的不利影響,很可能也尋求與其他國家的結盟。這方面最突出的是印度。印度是世界不結盟運動的倡導者和發起人,同中國有競爭關係。這些年來,美國和日本極力想拉攏印度,組成反華包圍圈,但印度基於自身利益和不結盟的傳統考慮,至今沒有加入這個包圍圈,至少是沒同美日分別結盟。若北京公開宣布與巴基斯坦結盟,那勢必也會驅使印度去同美國或日本結盟,以抗衡中國的影響。這無疑會惡化中國的安全環境。

  基於上述三點,中國還未有足夠動力去改變或者放棄不結盟政策。

  北京外交需要一個從思想、原則、目標到具體政策的調整,從中國的東盟政策看,這個調整正在進行,但並不包含不結盟政策在內。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2013年10月22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