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國防“強身”的外部效應

http://www.CRNTT.com   2014-01-15 11:04:16  


 
  外部反應

  早在2006年,美國國防部的《4年防務評估報告》就指出,在大國和新興國家之中,中國的軍事能力與美國形成競爭的潛力最大。美國推行“亞洲再平衡”戰略、強化亞洲同盟體系,加強前沿部署,無疑都是為了應對中國軍事崛起。不過,美國的應對方式是在戰術上保持絕對的軍事優勢,在戰略上與中國進行接觸並維持某種平衡。這一點在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2013年發布的題為《面向2030年的中國軍事與美日軍事同盟》報告中體現得尤為明顯。該報告將美國的應對手段概括為三點,第一是積極的前沿部署,第二是有條件的進攻和防禦。這兩點都是為了在軍事領域保持對中國的絕對優勢。但該報道也提到,有條件的進攻和防禦中,壓制中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只限於中國大陸以外以及沿海,不涉及中國廣大的內陸地區。第三點是防禦性平衡,旨在與中國在亞太地區建立更加平衡的合作型關係。

  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學者喬納森·霍爾斯拉格,將中國周邊國家應對中國軍事崛起的方式總結為“內部平衡”、“外部平衡”、“對衝戰略”以及“搭便車”四種類型。不過,他認為目前這些國家主要採用的是前兩種方式,即通過提升自身的軍力以及加強與其他大國(主要是美國)之間的軍事關係,來“平衡”中國軍力增長的影響。在這一點上,日本的表現最為明顯,而且在操作上最具對抗性。日本近年來在軍事戰略、軍事部署、軍備採購等方面的變化,主要的針對對象就是中國。英國沃裡克大學日本問題專家克里斯托弗·休斯認為,日本在2010年的防衛計劃大綱中放棄“基礎防衛力量”的概念,轉向構建“動態防禦力量”,深受中國軍事現代化進程的影響。在具體的軍事能力發展上,日本正通過提升自衛隊的軍備來抗衡中國軍力現代化。休斯認為,在日美同盟問題上,日本降低了“被捲入”中美對抗的擔憂,轉而防止在日中危機中“被拋棄”。

  在休斯看來,韓國的軍事應對是東北亞國家中最不被動,也是最不直接針對中國的國家,因為韓國的主要軍事威脅來自朝鮮。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學者安德魯·希勒認為,澳大利亞與東南亞國家對中國軍力以及未來意圖的擔憂,使它們將繼續加強與美國的安全聯繫,這些國家對中國普遍採用的是“平衡”戰略,但不同的國家在具體政策上有所不同。雖然與中國存在領土爭端,但印度對中國軍力增長相對來說不如東亞國家那麼敏感。印度國防分析研究所學者阿倫·賽格爾在其題為《中國軍事現代化:印度的回應》一文中表示,印度普遍的看法是,中國軍事現代化與大戰略意在與美國進行地緣政治競爭,印度的擔憂主要來自於軍事科技發展導致的與中國空間距離感的消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