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鄧聿文:從大陸角度看台灣學運

http://www.CRNTT.com   2014-04-11 09:39:19  


鄧聿文
  中評社北京4月11日訊/此間知名評論員鄧聿文今天在聯合早報撰文《從大陸角度看台灣學運》表示,客觀而言,台灣學生的占院行動為大陸民眾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學習摹本,它不但有利於提升大陸民眾的權利和民主意識,為他們日後在維權行動中培養反抗精神,而且直接可以在台灣的學運和社運中學到許多東西,甚至把這套行動模式複制到大陸來也說不定;在大眾民主時代,民眾如何行使民主權利,國家如何設置民主構架和機制,政府又如何回應民眾的民主訴求,這確實是個新課題,對大陸來說,這更是個嚴峻問題,應提早謀劃。

   突如其來的台灣反“服貿”學運引發了大陸民間的高度關注。這段時間的大陸社交媒體上,如論壇、微博和微信,可謂處處都在討論台灣學生占領立法院和行政院的舉動。

  由於大陸媒體的管制,難以見到報紙對台灣學運的報道和評論,或許《環球時報》是個例外。3月24日的《環球時報》社評在談到大陸公眾對台灣學運的觀感時,認為“大多數人都以超脫心態看‘台灣民主’的這場熱鬧”,又指“台灣學運傷及不到大陸的利益,而它又是在‘民主’條件下發生的,對台灣法治形成沉重打擊,這一切使得大陸人既有興趣圍觀它,又能做到審視它的客觀和從容。”但至少從我接觸的微信群對台灣學運的討論來看,《環球時報》的這個論斷是不準確的。大陸民眾雖是旁觀者,然無論贊成還是反對,並未以超脫心態看待台灣這次學運,相反,不同看法間爭論得還非常厲害。

  根據我的觀察,大陸民眾特別是知識分子,對台灣學生此次占院行動主要形成了兩種不同看法。一派持贊成態度,他們非常讚賞台灣學生現場打出的口號,“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就是義務”,這派人士認為,台灣雖是民選政府和憲政體制,但當馬政府和國民黨利用立院的絕對優勢強推服貿,而未能忠實履行自己對人民的受托責任時,它其實已經喪失了合法性,人民有權以直接民主的方式出現在現場。這派人士以大陸的維權行動者及大陸政權的反對者居多。

  另一派則不贊成台灣學生的占院行動,尤其是在衝擊行政院的過程中出現的暴力行為,這派認為,民眾有權表達對政府不滿,但正義行為應該用正義的方式,和平理性地表達,而不能把抗議變成暴力,以占院的方式來表達訴求,這會破壞法治,造成社會生活的脫序和混亂,因此,馬英九做出清場的決定是對的。這派人士以信奉法治優先者居多。

  兩派雖然對台灣的學運做出了價值截然不同的評判,但都對台灣的學生能夠起來抗議而無須擔憂表示“羨慕”,而這只有在民主政體下才能做到。當然,在大陸一些民族主義論壇里,也有很多人表示出對台灣學運和台式民主的否定,並用一種幸災樂禍的的心情來看待。

  無論持何立場,其實大家都有一個不言而喻的假定,即把台灣與大陸對比,假如這種事發生在大陸,政府會怎麼對待?對許多人來說,台灣這場學運帶給他們的“震撼”是非常強烈的:原來民主是可以這樣玩的……

  客觀而言,台灣學生的占院行動為大陸民眾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學習摹本,它不但有利於提升大陸民眾的權利和民主意識,為他們日後在維權行動中培養反抗精神,而且直接可以在台灣的學運和社運中學到許多東西,甚至把這套行動模式複制到大陸來也說不定,從這個角度講,大陸今後的維權行動可能會趨進激烈,促使大陸民主比預期的更早到來。

  有人以台灣民主為師,就有人憂慮、警惕和反對台式民主,認為大陸未來的民主切不可學台灣。台灣學生這次衝擊立法和行政兩院的舉動,再加上近期一些國家因爭民主而出現的社會動蕩,不但為強調維穩的大陸政府拒絕實施民主提供了一個借口,也使得許多本來對台灣民主不具好感,或者雖具好感,但擔憂台式民主引發社會動亂的民眾排斥乃至反對在大陸實行台式民主。他們如果與政府結合,極可能延宕中國的民主化之路。

  所以,大陸民主存在另外一種可能。我不知道台灣這次學運帶給大陸的影響是好事還是壞事,或者用“喜憂參半”來形容吧。

  從我來說,讚賞台灣學生的反抗精神,但以為這種直接衝擊兩院的行動不妥。(作為一種壓力,我贊成人民保留使用暴力的權力,尤其是對專制政權而言;但不要輕易使用暴力,特別是對民選政府來說。)不管怎麼樣,立法院對服貿的審議剛開始,還沒出結果,學生若認為通過服貿會損害台灣利益,可以發起遊行,院外抗爭,乃至要求立委彈劾總統違憲,或者要求對服貿進行全民公決等,就像台灣在陳水扁做總統時期表現出的那樣,總之是在窮盡其他一切手段之後,但現在學生幹脆一步到位,衝擊立法院,進而發展到衝擊行政院,造成立法和行政機關的癱瘓,行動已經越過了在自由民主國家正常情況下允許的“紅線”。

  還應看到,這種由少數人綁架多數人的行為,如果不採取措施恢復秩序和法治,也是對那個“沉默”的多數群體的利益的侵犯。因為此種行為只要一開先例,以後政府政策對一少群人不利,就都可以衝擊國家機關而無須擔責,那政府就不要運轉了。顯然這是多數人都不願看到的。至於馬政府應從此事中吸取何種教訓,以及用警的方式等,那是另一層面的問題。

  民主需要妥協。在大眾民主時代,民眾如何行使民主權利,國家如何設置民主構架和機制,政府又如何回應民眾的民主訴求,這確實是個新課題。對大陸來說,這更是個嚴峻問題,應提早謀劃。

  作者是中國政治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