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從美國紐約少女巷看金融業的歷史變遷

http://www.CRNTT.com   2014-04-27 09:19:35  


 
  老房子如今已然不在了,不過1929年紐約家庭保險(放心保)公司在原先少女巷57號的老房子所在地的牆上立了一牌匾,寫著“1790年3月21 日,時任華盛頓總統第一國務卿的托馬斯·傑斐遜到訪紐約,曾居住於此”,讓歷史迷們緬懷一下那個風華絕代歷史時期的歷史人物和那些富有戲劇性的歷史真實。其實,傑斐遜真正搬到此地是當年的6月2日。兩周多之後,就有了那段成為史話的家宴。據傑斐遜的書信和日記記載,傑斐遜對於紐約這個住處的建築和陳設都不太看得上,可能還是更喜歡家鄉弗吉尼亞州的故居MON-TICELLO吧。但1923 年在紐約成立托馬斯·傑斐遜紀念基金會時,在公司登記執照上簽名的絕大部分卻是紐約人;也正是這個位於紐約的基金會後來買下了MONTICELLO,將其轉變成“國家性質的參拜勝地”。如今,美元5分硬幣的背面即是,在大街小巷的商業交易中被反覆使用。漢密爾頓的頭像被印在美元10元現鈔上,據稱是印在鈔票上唯一一位沒有擔任過總統的領袖級人物,大概是美國財政部對第一位財長的致敬吧。

  1820年左右,少女巷成為繼百老匯大街之後首批有煤氣路燈的街道。1827年在少女巷上建起了帶有天蓬、被稱為“紐約廊”的購物中心。可惜,1835年的大火中,少女巷附近的674座建築被付之一炬。19世紀末期,開始火起來的是逐步在少女巷形成的鑽石區,少女巷一度成為紐約珠寶交易的代名詞。今天在百老匯大街和少女巷交叉路口還能見到波特曼鐘,雖然不是1899年的原版,但依稀可追憶當年鑽石市場的繁華。據稱這座鐘的技術非常有創新意義,不僅有備用電池,而且是夜光表——鐘表中隱藏了一個電燈,晚上可照明。20 世紀20年代開始,隨著一大批金融和保險公司的進入,這裡的房地產價格開始不斷上升,珠寶商們不得不向北移到今天的中城,即紐約47街附近,以至於1925年一本房地產的指導手册曾將47街稱為“紐約的新少女巷”。

  400多年前的少女們可能無法想像,平日浣紗的小溪,有一天會成為全球金融界關注的焦點,成為應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中眾多超常規支持項目的操盤地。馬丁·斯科塞斯的電影《紐約黑幫》的結尾,閃回了曼哈頓下城近百年的變化,從木制房屋到數層高的樓房,到巨大的如大教堂般肅穆的布魯克林大橋。從20世紀初英國女小說家阿梅莉亞·伊迪絲·巴爾的小說《少女巷的小姑娘》所描述的1791年時林蔭道上走著偉大人物的少女巷,到本文作者所處時代——距離少女巷不遠處已經建起了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成就著紐約傲然全球的標誌性天際線,樓宇之間的樹蔭已然不再。

  城市外貌的劇烈變化中,那些發生在街巷中的真實故事,令人唏噓深思。歷史之所以有趣,讀歷史之所以可以豐富人生體驗,可能正是因為在這些閱讀和行走之後的感慨和解讀吧:以時間度量歷史,數千年的文明令人驕傲;以張力度量歷史,在有限時間內的變遷強度和深度,同樣促人深思。

  100年前,美國文藝女青年路易斯·摩根·思爾寫下追思17世紀紐約風光的田園詩後,乘船到了巴黎,之後再未回過紐約。

  (作者邢毓靜系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二司副司長;文章來源:經濟觀察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