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並非要恢復“華夷秩序”

http://www.CRNTT.com   2014-05-08 08:13:33  


 
  此外,“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立足於夯實與東盟的經濟合作基礎,也能夠更加凸顯東盟所具有的特殊地緣優勢,充分體現其在東西方經貿交往中的橋梁作用。因為“海上絲綢之路”將把中國和東南亞國家臨海港口城市串連起來,通過海上互聯互通、港口城市合作機制以及海洋經濟合作等途徑,不僅能夠造福中國與東盟,而且能夠輻射南亞和中東,這與正在力圖通過加快實現一體化以提高其影響力的東盟戰略利益是相符的。

  與此同時,中國和東盟合作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將與橫貫歐亞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相得益彰,從而保障中國自身的經濟和戰略利益。從地域上看,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有望覆蓋全球近一半的人口,並與中國此前提出的建立“中緬孟印經濟走廊”和“中巴經濟走廊”等戰略構想連為一體,極大地拓展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空間,為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戰略支持,也有利於促進中國自身進一步深化改革進程,加大對外開放,從而為推動經濟轉型的順利實施發揮重要作用。

  這一切都說明,新“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無疑將增強中國和相關國家發展本國經濟和抵禦外部經濟風險的能力,並將給中國帶來地緣政治利益。

  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文章進一步分析,其次,從歷史來看,海上絲綢之路不僅是經貿通道,也是中外文化交流和溝通的重要渠道。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之所以能夠形成文化相通,血脈相親,成為天然的合作夥伴,正是得益於海上絲綢之路在漫長的歷史時期為雙方之間的文化交流所做出的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實際上,“海上絲綢之路”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貢獻,並不止於向海外傳播了中國的絲綢。中國古代的許多發明創造,如膾炙人口的指南針、火藥、造紙和活字印刷術等四大發明,以及中醫學、中草藥等也主要是通過這條海路遠播各國的。又如,宋代以降,瓷器逐漸成為中國外銷的主要商品之一,以至於有人把這條海上商道稱為“海上瓷器之路”,或者“海上絲瓷之路”。與此同時,許多外國的特產,如珍珠、寶石、象牙、犀角以及各種珍稀礦產、藥材和經濟作物新品種,也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傳入中國。這些交流不僅改善了雙方人民的生活,也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此外,海上絲綢之路也是中國與外國,特別是與東南亞各國之間人民往來的主要途徑。據史籍記載,至少在唐朝以後,就有大批華人通過這條海路前往各國謀生。他們之中的許多人定居當地,並與當地婦女結婚,繁衍子孫。由於政治、經濟等多方面原因,明末清初以及19世紀中期以後,更是出現過多次華人大規模移居東南亞等地的高潮,使這一地區至今仍是海外華人數量最多的地區。定居在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各國的華人與當地民眾和睦相處,艱苦創業,為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同時,華僑華人也是其所在國與中國之間文化交流的橋梁。

  因此,在今天倡導建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時候,雖然經濟貿易仍然是新海上絲綢之路的基礎,但還必須把社會文化交流提升到足夠的高度予以充分的重視。在中國與東盟各國以及海上絲綢之路所經各國的互聯互通中,人員及文化交流將成為經濟合作能否得以鞏固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正是出於對文化交流重要性的充分認識,習近平主席在印尼國會的演講中才會特意提及鄭和七下西洋途經東南亞、中國名著《紅樓夢》對爪哇珍寶的形象描述等回顧雙邊民眾友好交往的片段,以說明打造新“海上絲綢之路”符合雙方人民的真誠願望,是血脈相親的共同要求。

  也正因此,中國倡議將2014年確定為“中國-東盟文化交流年”等具體舉措,才會贏得廣泛贊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