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童年的消逝:網絡時代的孩子們

http://www.CRNTT.com   2014-06-02 08:41:29  


 
  青少年犯罪率不斷上升以及低齡化的趨勢乃至各種三俗事件的發生,說明青少年乃至兒童在網絡這個“大染缸”中被浸淫了太多成人化乃至低俗化的色彩。然而兒童並不具備有效且有選擇地駕馭媒介、識別信息的技能,因此他們在主體上已經不知不覺地進入成人領域,失去了作為兒童的“權利”。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蔔衛教授指出:“兒童應享有健康、安全、精神充實的童年生活。這是兒童的基本人權之一。”在網絡世界中,暴力、色情、低俗的內容無從杜絕,對於兒童的這一權利便無從保證。網絡的複雜性剝奪了兒童享有童年的權利。

兒童在網絡中的形象

  不僅如此,兒童在網絡中的形象也與在傳統媒體甚至是電視上的形象相去甚遠。兒童在網絡中的許多形象不僅僅如波茲曼所說的被“成人化”了,而且更是被灌輸了成人的意志,甚至被創造出來反諷現實,行使著成人對現實世界的批判功能。在微博中被轉發的很火的網絡成人漫畫中,有不少主角是兒童。與電視媒介中典型的“小大人”、模仿成人的形象不同,網絡中的兒童有著很明顯的兒童的外形,似乎過著我們熟悉的應屬於兒童的日常生活,然而其言行舉止,尤其是有性隱喻的內容的放肆程度卻令成人大跌眼鏡。發布這類信息的博主自然是為了博得點擊率,然而這也無形中改變了成人對兒童的看法,也改變了真實世界中的兒童。網絡中兒童的形象通常是掌握著話語權的成年人塑造出來的,而這與現實中真正的兒童是相輔相成的。我們無從斷定,當今沒有“羞恥心”的兒童是先出現在網絡媒體中還是先出現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只能說,這二者是相互促進的。

  過於普通的少年兒童形象已經無法存在於網絡,因為為點擊率而生的網絡文化無法容忍不能吸引眼球的形象存在。網絡作為社會的“解壓閥”,其功能已經被現代人所濫用,肆意宣洩自己對社會以及他人的不滿,而兒童也淪落為其調侃社會的對象。網絡在形成輿論中擁有強大的力量,而一些非理性的輿論同樣也大有市場,兒童的形象便淹沒在這非理性的輿論之中,他們抑或被人貼上了道德主義的標簽,承擔了太多不屬於兒童的社會責任;抑或被成年人直接剝離了“羞恥心”,成為低俗的玩物。

  原标题:“童年的消逝:網絡時代驅使兒童過早接觸成人世界”

  作者姚倩  來源:人民網 2014-06-01 08:23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