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讀懂中國經濟數據

http://www.CRNTT.com   2014-07-30 09:22:34  


 
七、關於固定資產投資和固定資本形成統計

  這樣兩個指標看起來很像,但有統計口徑的差別。主要是固定資本形成的統計,不包括投資中的土地價值,這是最主要的一個差別。比如說我要搞一個投資項目,先要買地,然後在地上蓋房子,我花的所有的錢都要計算在固定資本投資裡。但固定資本形成統計,需要剔除投資中的土地價值。在理論上講這是有道理的,固定資本形成算的是新形成的價值,而土地是原來就存在,它不是新形成的。

  但是這裡面會造成一個重大的差別,地價天天在漲,像北京這樣的城市地價非常貴,固定資本投資中有大筆的錢花在這裡面,而固定資本形成卻不計算這部分。我們把GDP做一個拆分,其中一部分是消費,一部分是固定資本形成,還有一部分是淨出口。這裡面土地價值沒有算。雖然在理論上有道理,但是原來的土地沒有那麼貴,不值這麼多錢,現在土地價值高了,增值的這部分怎麼算?

  如果你看個別交易過程,可以把土地增值看成隨機波動,把它忽略掉。但在我們國家城市化快速推進大的背景之下,這裡面就可能會有問題。城市地價在上漲,反映的是整個城市經濟的發展變化。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從宏觀經濟的角度來看,會產生溢出效應,體現在土地價值上。在某種程度上,至少其中的一部分在我看來應該被認為是新形成的價值,因為土地生產率提高了。在經濟學裡迄今為止還沒有解決這個問題,經濟學仍然系沿襲原來的傳統,土地既然是原來就存在的,土地價值就不算在新形成的價值裡。這是統計裡的一個問題,不只是我們沒有解決,全世界都沒有解決這個問題。

  這兩個統計指標的差別,還不限於剛才我說的這個因素,還有其它因素。2012年全國固定資本投資總額是37.5萬億元,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只有24.2萬億元,固定資本形成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只有65%,兩者相差13.3萬億元。能不能都看成土地價值的差別?我認為不能。因為當年的全部土地出讓收入,我的印象裡不到三萬億元。這顯然解釋不了13萬億的差別。這部分差別發生在哪?某種程度上也涉及我剛才說的統計水份的問題。我們各級政府在做投資統計的時候,也存在一個想要表現政績的問題,就高不就低,盡可能說多一點,讓工作成績更顯著一點。國家統計局在做GDP核算的時候,也需要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和過濾,剔除掉他認為不可靠的部分,這恐怕也是導致兩個數據差別大的原因。

 八、關於房價的統計

  上面這張圖是從網上下載的,不是我做的。圖上說統計局在統計方面做得很糟糕,這話有點偏激。圖中的房價統計用了中原地產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的二手房價統計。2007年到2011年,這三個城市的二手房價按照中原地產的統計,漲到原來的220%到280%左右,漲幅是120%到180%。但是根據統計局二手房價的統計,這三個城市的房價漲幅只有20%左右,差得有點太遠了。不能說中原地產的統計一定就準確,但是和大家的感受相差不多,而20%恐怕是不能讓人信服的。我想這方面的統計亟待改進。

  前面我談到的這些統計問題,有的涉及到我們對統計指標的理解,有的涉及到統計指標的複雜性,還有的涉及到統計指標和政府政績觀之間的問題。因為統計工作很專業,很複雜,對有些統計指標我們不太理解,容易發生誤解,這種情況容易存在。我們的統計工作本身也很困難,因為13億人口這麼大的一個國家,你要把方方面面的情況和數據都搞的那麼準確,實在是很困難的事情。

  同時,統計工作面臨最大的壓力還是來自各級政府,常常會涉及到政績問題,這種情況對統計影響比較大。這是我們現在行政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也恰恰是我們改革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何端正政府的政績觀,如何糾正政府的這套激勵機制,讓它把勁用在該用的地方,用在為老百姓提供服務,而不要一味的追求GDP,更不要去追求虛假的GDP。這是我們改革政府管理體制和轉變政府職能是關鍵。

  對統計部門來講,需要秉承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客觀、中立、唯實,這也算是我的希望。以上是我對統計指標的一些個人感受,謝謝大家。

  王小魯,中國改革研究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

  來源:搜狐財經2014-07-24 22:03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