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 |
碧山:黃山腳下的中國城鄉互動縮影 | |
http://www.CRNTT.com 2014-07-28 11:01:29 |
這個皖南山村的寧靜在這個夏天被打破。7月初,哈佛大學社會學博士周韵在考察完碧山後,質疑碧山計劃項目中過多注入了城市知識分子的精英特色和審美趣味,當地老百姓卻極少享有鄉村建設的成就。由此,一場有關鄉村建設的知識界內部爭論從網絡中逐步發酵。 網絡喧囂之後,如今陸續出沒於碧山村這個舞台活動的,有藝術家、商人、公益組織人士、返鄉者、志願者、社會問題研究者、記者、政府官員、拍紀錄片的大學生,當然還有慕名而來的遊客,在城裡人來去之間,這個黃山腳下的村莊成了當下中國城鄉互動的一個縮影。 “歐老師來了” 現在,碧山村的多數村民稱歐寧為“歐老師”,也有不熟悉的老人仍稱他為“廣東來的老板”。 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是:2010年,藝術家歐寧在筆記本上寫下了“碧山共同體”這個概念,裡面有一個近乎知識分子烏托邦實驗的構思。“碧山計劃的思想,是回到農村的互助的傳統。通過互助、交換勞動力,減少對公共服務的依賴,讓農村更有自主性,有自己的造血功能。” 歐寧出生在粵西湛江農村,雖然因為成長中曾親歷貧瘠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一度讓他十分痛恨家鄉。但隨著藝術生涯的展開,歐寧開始重新思考農村問題,他閱讀了上世紀30年代鄉村建設運動提倡者晏陽初的著作,開始思考知識分子與鄉村建設的關係。之後接觸了包括台灣建築師謝英俊、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等在內的多位鄉村實踐者,產生了投身農村的念頭。 2011年,歐寧花38萬元從一個鐵匠手中買下了碧山村一幢徽派舊民居。在耗時一年、花費70萬左右的裝修後,歐寧退掉了在北京租住的房子,定居於此,這個被改建後的大院被命名為“牛院”。 2011年8月,歐寧自籌資金在碧山村組織了首屆“碧山豐年慶”活動,他邀請了各地的藝術家和當地的藝人合作,在村裡的祠堂展出,同時播映農村紀錄片和劇情片。 這次豐年慶活動得到了時任縣委書記吳文達的支持,吳上大學時曾是陶行知的信徒,對於歐寧他們想表達的理念非常清楚。 因為反響不錯,歐寧的團隊獲得了碧山縣政府委托的2012黟縣國際攝影節的組織策劃工作,啟動資金200萬,與第二屆“碧山豐年慶”同期舉行。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