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三大變革呼喚法治時代到來

http://www.CRNTT.com   2014-10-21 09:03:51  


 
  再比如,過去以各地的社會商品零售額增長率來衡量消費增長,近年來卻發現,越是發達地區、富裕地區,其社會商品零售額的增長反而越慢。比如今年上半年全國社零總額增長12%左右,北京和上海只增長7%左右。按此標準上海和北京的消費增長就太差了。實際上富裕地區人們的消費正在加速轉型,服務消費占比逐步提高,而現行社會商品零售額指標中並不包括大部分服務消費。一定階段內,某個地區的社會商品零售額增長慢,正標誌著這個地區的消費轉型快,服務消費高,生活質量好。

  再比如,投資和投資後形成的資本是兩個概念,投資是花了多少錢,GDP是看投資後最終形成了多少新增固定資產。去年中國的GDP約56萬億元,投資總規模約44萬億元,最後形成GDP統計中的新增固定資產約28萬億元。投資總規模和全社會資本形成額兩者有十幾萬億元之差。一個地區的投資增長速度慢下來,形成的有效資本增長速度未必慢下來。

  至於財政收入、企業收入和居民收入,也不是某一項增長速度越快越好。近年來,人們已經開始抱怨政府收入增長過快,影響了居民收入和企業效益的增長。至於各級政府大力發展的各種類型的工業園區和招商引資工作,相關鼓勵政策也需要作調整。總體來說,中國存在著一般工業園區過剩、工業園區土地資源浪費嚴重、一般製造業產能過剩的情況。一句話,拿傳統經濟指標來衡量地方政府政績已經不合適。

  隨著產業發展方式的轉型,各級政府推動和扶持產業發展的政策也必須要作調整。中國產業升級正以產業投資跨界和產業運營融合等方式進行,產業之間的關係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投入產出關係和上中下游關係,產業之間的邊界越來越模糊。政府過去推行的以條為中心的產業管理模式和產業扶持政策已經難以發揮作用。改革開放以來,各級政府都在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但是究竟什麼是高新技術產業似乎永遠也沒有答案,因為總是在不斷變化。近年來各級政府的產業扶持政策剛剛鎖定了所謂七大新興產業,但是去年以來又出現了互聯網、大數據和3D打印等新業態,讓各級地方政府又無所適從。在中國逐漸過渡到以服務業為主體的產業發展階段,過去以生產技術屬性和上下游投入產出關係來進行的產業劃分已經過時。去年以來,中央政府極力倡導的、在未來中國具有巨大發展潛力和市場空間的生命健康產業、生態環保產業和信息消費產業,每個領域如果從供給端來說,恐怕已經包含了過去的十幾個產業,其中既有製造業,又有服務業。產業屬性已經很難說得清了。產業跨界和融合、新業態不斷湧現,要求政府必須調整產業扶持方式。如果仍然沿襲扶持傳統製造業的方式來進行,那就難以奏效。

  中國經濟正在步入新常態,不僅意味著經濟增長會慢一個台階,更在於經濟結構和運行機制正在發生著根本變化。政府管理經濟和扶持產業發展的方式和政策,必須要隨之改變。服務型經濟體總體特征是:縱向聯繫減弱,橫向聯繫增強,政府縱向管理經濟的行政權力必須要逐步退出,法治力量和市場機制將發揮根本的制約和調節作用。

  自律組織替代政府管理社會

  文章提出,中國的社會結構正在扁平化、多元化、互聯網化和自組織化,政府正在逐漸退出很多社會管理領域,各種社會自律組織正在替代政府,自我管理社會。社會的自我管理,必須以社會管理的法治化為前提。依法治國的重要目標就是要實現依法治理社會。

  中國政府不僅要管理龐大的經濟體,更需要事無巨細地管理好社會,各級政府要做到對社會全面管理,不留死角。龐大的社會管理工作,成了各級政府最沉重的負擔。政府全方位的社會管理工作,造成了政府機構臃腫,人員龐雜。編制內的機構和人員不夠用,又需要增加很多編制外的機構和人員,造成了公務員隊伍龐大,准公務員隊伍更龐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