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王英津析“一中各表”奧妙與應用

http://www.CRNTT.com   2016-05-08 00:02:32  


 
  儘管“一中各表”在兩岸關係發展的特殊階段曾發揮了積極功效,但我們也不能無限放大這種功效,更應看到“一中各表”本身存在的問題和局限。具體說來,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只可體諒,而不能承認。儘管大陸方面不承認“一中各表”,但在事實上,自1949年以來,兩岸之間一直存在“一中各表”,即大陸方面聲稱“一個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台灣方面聲稱“一個中國即中華民國”,只不過20世紀90年代以前雙方均沒有直接使用“一中各表”這個概念而已,但此一事實從1949年以來兩岸官方的法律文件和政治宣示中均能得到體現。20世紀90年代初,台灣方面(國民黨)開始直接使用“一中各表”一詞,並遭到了大陸方面的嚴詞否認。因此,對於大陸而言,“一中各表”是一個只能體諒而不能承認的論述。

  第二,只能擱置爭議,而不能解決爭議。在大陸看來,其與國民黨互動的基礎是“一中”共識,至於雙方關於“一中”內涵的爭議則可以暫時擱置。但是,擱置爭議並不意味著解決了爭議。從影響和效果來說,“一中各表”並非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均有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乃至走向統一,因為兩岸各自表述的“一中”具有不同意涵。倘若長期地“各表”,容易產生固化“各表”的現實效果。在現實政治中,“各表”有可能演化為“不統不獨”的護身符。

  第三,長期“一中各表”會有“後遺症”。“一中各表”畢竟更強調“各表”,倘若長期如此宣傳,便會強化台灣民眾的“中華民國”意識,換言之,會強化台灣民眾的“兩個中國”意識,這對未來兩岸統一極為不利。當然,任何事情均是一分為二的,不可能只“有其利,而無其弊”。這正是大陸方面對國民黨的“一中各表”保持沉默所帶來的副作用。筆者在此指出這一點,並非否定大陸方面先前處理“一中各表”問題的做法,而是想強調要客觀地看待“一中各表”,尤其看到其在兩岸互動中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有助於我們將來適時調整對其採取的政策或策略。

  綜上所述,“一中各表”不是對事實狀態的描述,而是對“法理狀態”的堅持,即依照“中華民國憲法”和“法律”來堅持台灣自身的“主體性”。儘管大陸方面出於政治考量而不能接受“一中各表”,但從客觀效果來看,其在特殊階段的特殊功效毋庸置疑,完全否定“一中各表”的效用,會影響兩岸關係的向前發展。但是,不適當地誇大“一中各表”的效用,容易導致“不統不獨”、“分裂分治”局面的永久化和凝固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