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兩會專訪:毛艷華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17-03-12 00:41:15  


 
  第一,創新區域合作的體制機制。要讓商品、資本、技術、人才和信息等在大灣區和城市群中有序地流動起來,實現資源的高效配置。在CEPA框架下廣東應繼續“先行先試”,發揮廣東自貿試驗區等平台的作用,推動粵港澳貿易投資便利化,降低交易成本。

  第二,形成優勢互補的產業分工體系。我認為,大方面要考慮如何更好地把香港貿易、航運、金融和專業服務等優勢產業與珠三角的製造業對接起來,形成優勢互補的產業分工格局。更小的層面要考慮高端生產性服務在香港、廣州、深圳和澳門等主要城市的功能布局問題,更好地形成城市群生產性服務業的集聚效應。

  第三,做好優質生活圈的規劃。包括城市群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解決好跨境基礎設施的通關便捷問題,形成網絡化,真正實現“一小時生活圈”。還要重視大灣區的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問題,合作解決跨境和跨界的染污防治問題。

  第四,建立起城市群規劃的協調機制。一直以來粵港合作聯席會議和粵澳合作聯席會議在推動粵港澳區域合作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下一步還應成立國家層面的部際聯席會議,統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規劃,協調重大區域合作問題。還應成立城市群層面的規劃委員會,明確各城市的功能及地位,推進城市間的分工合作。

  第五,培育利益共享的理念。大灣區城市群規劃必然會涉及到利益共享、分配和補償等問題,因此,粵港澳三地要形成區域合作共識,培育利益共享理念,要建立區域合作的補償機制、分配機制,解決區域利益分配協調問題。

  毛艶華,現任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海上絲綢之路與粵港澳國際合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協同創新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廣東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等。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貿易、區域經濟和港澳珠三角經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