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
中評智庫:轉型正義必然將台灣推向民粹化 | |
http://www.CRNTT.com 2017-04-08 00:07:06 |
從來源上,“轉型正義”來自於所謂“民主化浪潮”後湧現的歐美國家政治學說與政治實踐。儘管對於“轉型正義”有著諸多不同的理解,但學術界對於“轉型正義”的內涵大體有著如下共識:1、“轉型正義”發生的場域,是從威權政體向民主政體轉型的國家和地區,即所謂“轉型社會”;2、“轉型正義”的目的,是為在威權體制下受到迫害的人士,提供矯正、救濟與補償,對威權體制下的政治侵害行為予以清算。“轉型正義”在席捲歐亞和拉丁美洲的“民主化浪潮”後,已經成為“轉型社會”的標準配置,一些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公權力機構專司“轉型正義”事務,如南非和智利都設立了“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一些國際知名基金會和國際組織也在轉型正義中扮演著積極的角色。 以1947年“二.二八事件”為標誌,及至1990年5月1日結束“動員戡亂”時期,台灣地區在長達40年的歲月中處於國民黨當局的威權統治時期,期間38年又56天處於“戒嚴”時期。長期的威權統治,使得全台處於“白色恐怖”時期,各種政治勢力被壓服於威權體制之下。1990年開始的台灣地區“憲政改革”,是對於威權體制的一場反彈與爆發。以“憲政改革”為主要形式,台灣地區在1990年至2000年這十年左右的時間內完成了從威權政體向民主政體的轉型。轉型,也成為描述台灣地區在這十年間政治社會變化的標識性概念。 台灣地區的“轉型”以“民主化”和“本土化”為主要特徵。“民主化”是祛除威權體制的目標定位。在威權體制之下,國民黨壟斷從地方縣市到全島性政權機構的幾乎全部政治資源。1954年台灣地區“司法院”大法官作成的“釋字第31號解釋”,形成“國民大會”、“立法院”、“監察院”等民意代表機構任期制名存實亡,使得這種對於政治資源的壟斷蔓延至時間維度。對於政治資源的壟斷,壓制了台灣民眾的民主訴求,也加劇了台灣族群結構的分化與裂解。而國民黨“外來政黨”的形象,使得這種“威權政體”附著上一層“外來政權”的色彩,因而伴隨著“民主化”浪潮洶湧而來的,是“本土化”的氾濫。“民主化”和“本土化”並不是並行不悖的兩個單軌,而是有著較強的因果聯繫。 1990年開始的台灣地區“憲政改革”也在事實上印證了“民主化”和“本土化”之間的強聯繫。結束威權政體的標誌——“萬年國大”,就必須解構“萬年國大”存在的認知基礎,即“一個中國”的事實和“反攻大陸”的幻象。只有解構了“一個中國”並戳破“反攻大陸”的肥皂泡,“萬年國大”的存續才無合理性和正當性可言。因此,“本土化”成為追求“民主化”的一種手段,“台獨”有著明顯的“民主獨立”色彩。然而,並不能因此認為“本土化”被動地附隨著“民主化”。台灣地區的“轉型”雖以“民主化”為動力,卻以“本土化”充任著“正義”的光環。“萬年國大”的結束、“中央”民意機構的代表和領導人改在台灣地區選舉產生、“五權憲法”色彩濃郁的“考試院”和“監察院”被虛級化、台灣地區少數民族以“原住民”形式“入憲”、“國民大會”由虛變廢、“公民投票”制度釋出、台灣省級建制“精到廢”……凡此種種,以民主“轉型”為名,本土“正義”充斥著台灣地區的政治體制,一部徒具“中華民國憲法”形骸的台灣“憲法”已經浮出水面。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