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台灣人”概念之演變

http://www.CRNTT.com   2017-07-30 00:10:40  


 
  島內政治鬥爭與“台灣人”內涵的政治化

  雖然自1950年代始,海外主張“台獨”人士已經大肆宣傳“台灣民族”、“台灣人”、“台灣話”等概念,但在台灣島內將“台灣人”賦予政治內涵則是始於1980年代之後。

  威權統治時期的國民黨宣揚建立在“反共復國”基礎上的“中國民族主義”,“台獨”思想在島內受到嚴格控制,在公共領域幾乎沒有生存的空間。所以在1970年代以前島內的人群主要是以本省人、外省人來做區分。“台灣人”之提法雖然也有,但大多只是表明地域上的概念,沒有特別的政治上的意義,而且以口語中的使用居多。

  台灣光復初期的本省人,是指1945年台灣光復以前即居住在台灣的居民,包括原住民、閩南人、客家人等。外省人,即1945年台灣光復期間及1949年國民黨政府遷台前後移居台灣的居民,其來源包括了大陸20多個省、市、自治區。本來本省人、外省人是中國大陸也存在的地理上的區分概念,但在台灣由於1947年的“2·28”事件和曾經歷過抗日戰爭的來自大陸的外省人與經歷過殖民地統治的本省人之間在歷史經驗上本來就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國民黨為了維持其統治一個省而代表全中國的“法統”地位而強調省籍的概念,外省人的孩子即使是在台灣出生,籍貫也要填寫大陸的原籍;此外,由於台灣存在中央和地方兩套政府,在權力統治結構上也形成了外省人統治中央,本省人統治地方的二元權力結構。其結果使原來居住台灣的居民政治上的參與受到阻礙,產生被歧視與受到差別待遇的被剝奪感,導致了本省人與外省人之間的隔閡。但隨著台灣經濟的發展,本外省人之間的平等教育,及戰後共同接受國民黨教育的年輕一代的共同成長,省籍矛盾曾有淡化的趨勢。

  1970年代台灣當局的“外交”大崩潰及釣魚島事件的爆發,使國民黨政權在台灣遭遇了嚴重合法性危機。在保釣運動影響下,一批不分省籍的戰後出生年輕世代開始對國民黨體制發起挑戰,並提出了要求開放言論自由、正視台灣當前的困境,改革“中央民意代表選舉方式”等政治改革要求,但遭到國民黨當局的嚴酷鎮壓。在台大哲學系事件中,即使是如王小波、陳鼓應等人提出“將來的中國統一勝利”的言論也被認為“有為匪統戰之嫌”,遭受國民黨迫害。在革新言論受到國民黨的壓制後,許多從保釣運動以來覺醒的戰後世代成員,逐漸尋求實際直接地參與社會政治改革的方式,投入黨外反對運動成為其主要途徑之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