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
中評智庫:趙春山論習近平的統一觀 | |
http://www.CRNTT.com 2018-01-28 00:21:16 |
三,如何因應美國因素對兩岸關係的影響,也是習對台政策必須考量的問題。中美建交後,美國一方面以“三個公報”來維持雙方的正式關係,一方面又透過“台灣關係法”,來建立與台灣的實質關係。鄧小平1983年6月26日會見美國西東大學教授楊力宇時表示:“中美關係最近略有好轉,但是,美國的當權人士從未放棄搞‘兩個中國’或‘一個半中國’。”因此,在中共眼中,台灣問題始終是中美雙方開展關係的一個障礙。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特朗普勝選入主白宮前,和蔡英文長達十多分鐘的一通“電話寒暄”,不但具有戲劇性,也暴露他外交行為的不確定性。這通電話被認為是台美斷交以來,雙方高層的首次直接互動,且特朗普是以“台灣‘總統’”的名號稱呼蔡英文。特朗普此一打破美國外交“建制派”慣例的舉動,當然引起兩岸和國際社會的關注,甚至懷疑特朗普上台後,美國新政府的兩岸政策是否出現重大的調整,是否因此挑戰美國長期奉行的“一個中國政策”。 事實顯示,在習近平隨後和特朗普會晤後,台灣問題雖一度產生了中美之間的“戰略互疑”,但沒有導致雙方的“戰略衝突”。台美中不對稱的三角關係,也未因此出現任何結構性的改變。 但無論如何,中國大陸的和平崛起,已對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構成挑戰。基於美國的國家利益,以及特朗普競選時提出“讓美國再次強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和“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的考量,特朗普政府會努力維持美國在亞洲的領導地位。 美國是兩洋國家,無論就地緣政治或地緣經濟的觀點看,美國都不可能放棄亞洲。尤其是亞太地區近年來的經濟發展勢頭,也不會讓“在商言商”的特朗普,坐視任何有利可圖的機會。重要的是,特朗普沒有放棄美國扮演軍事超強的角色。特朗普支持增加美國的國防支出,也在競選期間提出強化美國空軍及海軍實力的主張,希望因此保持美國絕對的軍事優勢。 中美回到競合關係的正常軌道不會令人感到意外,但如同大陸學者所說,中方可能不再出現“好也好不到哪去,壞也壞不到哪去”的老調子。中共對美工作必須有新的思維,像是學者所提“中美對抗可以壞大事,合作可以成大事”的說法,可能成為往後中美發展關係的“新常態”。中國大陸國際關係學者曾建議以“三個不能”來經營未來的中美關係:即“不能等美國主動對中國展現友好合作姿態;不能靠輿論層面與美國比氣勢;不能只看到錢而忘了政治底線。總之,中美不能只停留在親中反中、合作對抗的概念上,必須以全新的視角,理解對方的行為邏輯。” 中共面對的挑戰不僅是缺乏穩定的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中國大陸崛起引發的民族主義效應,也讓週邊鄰國感到疑懼。這使中共一再強調的週邊外交,必須升高到全球戰略佈局的優先地位。 結語 我們深信,以習近平堅定的信念和堅強的意志,定能克服內外環境因素的挑戰,成功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同時,身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我們也期盼台灣能共襄盛舉,不要在這個光榮的歷史道路上缺席。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