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十九大引兩岸進入新時代

http://www.CRNTT.com   2018-02-11 00:18:36  


 
  而中國大陸由於緊緊抓住和平與發展這個時代主題,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維護了一個良好的國際環境,使國家在過去的30多年中順利實現高速發展,面貌煥然一新。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的貿易國及工業製造國。中國的GDP從改革开放之初1980年的4587.58億圓人民幣一路快速增長到目前的80萬億圓,總量增長174.3倍;折合美金達12.3萬億圓,佔世界經濟總量近15%,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0%以上。今天“中國製造”已經開始變身為“中國創造”,中國由改革開放之初的農業國家升級為工業大國,從世界工廠,走向世界市場和世界創造中心。可以說,今天的中國不僅實現了鄧小平抓住戰略機遇期的構想,而且通過自己的實踐,在國際上成功開創了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新模式,“中國模式”使社會主義在21世紀獲得全新的詮釋和生命力。

  在兩岸的交流過程中,不僅有交流合作,也有競爭與較量。在這種和平發展的競爭較量過程中,兩岸的優勢對比發生了巨大反轉。台灣的GDP從1990年佔大陸的43.8%,到2015年這一比例降為4.6%,落差巨大。兩岸之間的政治經濟較量說到底是一种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的較量,可以看得很清楚,大陸在兩岸經濟與社會發展模式的競爭中已經贏得了勝利。兩岸復歸統一既是歷史的必然,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應有之義。

  由此可見,抓住戰略機遇,保持一個良好的國際環境,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何等重大的意義!台灣為小,中國為大。只要中國達成現代化建設目標,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台灣的出路,就只有回歸中國一途;也因此,兩岸統一,完全可以通過和平的方式來實現。而事實上,統一的進程也早已開始,過去三十年兩岸交流交往的過程,就是為和平統一積累各方面積極因素和創造條件的過程。十九大報告把完成祖國統一嵌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之中,其意義就在於此。

  三、在兩岸關係上“形成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的同心圓”

  台灣問題有著極其複雜歷史和現實背景。在日本長達50年的殖民統治與國共內戰和國際冷戰背景下,台灣長期以來推行反共教育,冷戰思維使島內充斥著反共、恐共、仇共思潮;“台獨”勢力又在此基礎上從教科書開始洗腦,反共升級為反中,去中國化。在台灣當局長期渲染塑造下,仇中反共成為台灣社會政治正確的標準。即便是在兩岸經貿快速發展、大陸已經成為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和貿易順差來源地的今天,台灣在政治和安全軍事上,仍將大陸視為最大的敵人。這就不可避免地影響到普通台灣民眾對大陸的認知。另外一方面,台灣社會自九十年代進入選舉社會,一切政黨活動圍繞選民和選票打轉。可以說,民眾的認知,民心的向背,將決定未來台灣社會與政治走向。這也為我們以和平的方式實現統一打下了基礎。在這樣的大形勢下,如何區別對待台灣當局與台灣民眾,做好最廣大台灣人民的工作,爭取台灣民眾的認同和支持,成為新時期對台工作的主要方向和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向背、力量對比決定事業成敗。”在對台工作中更是如此。如何爭取廣大台灣民眾之心,使之深切認識到其根本利益和前途命運的真正歸宿所在,自覺地將通過和平發展,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視為自己的理想願望,以“形成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的同心圓”②。這是新時期做好台灣人民工作的主要內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