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新時代對台工作思想積極現實主義

http://www.CRNTT.com   2018-07-01 00:10:27  


 
  而事實上,台灣社會意識形態包括國家認同經過以民進黨為代表的綠營政黨通過台灣相對獨立的(在綠營政黨的意識形態中以及在民進黨執政過程中基於“一邊一國”定位下的)政治體系、教育體系、輿論體系近20年的運作、牽引、改造,並伴隨著島內人口的新陳代謝,已經發生天翻地覆的轉變。無論是外部民調還是內部民調都表明,約66%的台灣民眾抱持“兩岸是兩個不同的國家”即“一邊一國”的政治認知與國家認同,廣義認同“兩岸同屬一個國家”即所謂“一中各表”的約25%左右。

  在普遍民意如此情形下,民進黨等綠營政黨想回到所謂“中華民國憲法”定位的兩岸關係性質、想回頭接受“兩岸同屬一個國家”這一“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都很難,更不用說,各綠營政黨的黨綱都清楚明白地定位兩岸為“兩國”,並致力於推進所謂“國家正常化”。現實中,當前的台灣主流社會不僅顯然沒有推進兩岸統一的意願與行動,其政治體系、教育體系與輿論體系基本上是違背所謂“中華民國憲法”關於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規範而基於“一邊一國”的定位在運作,明顯消減了兩岸和平發展與合作交流對國家認同與兩岸統一的促進作用。

  台灣普遍民意的改變特別是台灣社會國家認同問題的嚴重性,已經造成認同與主張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台灣民眾包括統派在台灣生存與發展都日益困難。誠如一些統派人士感歎的,三十年前,搞“台獨”是要坐牢的,今天反過來搞統一的要坐牢了。“盲目自由主義”對兩岸根本矛盾演變的忽視和對當前兩岸主要矛盾的誤判,以及對“外溢效應邏輯”的誇大,是其政策取向劍走偏鋒、放任自流的根源。

  (三)“積極現實主義”

  “積極現實主義”認為,國家認同與統一主要是強迫的,而非自願的。“打鐵還需自身硬”。國家統一包括國家認同建構的首要正能量在於強大的綜合實力,以及基於綜合實力的威懾力與吸引力。其次是政治體系、教育體系與輿論體系在國家意志的要求下配合國家意志強化國家認同。而作為外因的兩岸交流對台灣民眾“兩岸一國”的國家認同的建構作用是有限的,不僅與交流時間長短、交流廣度深度相關,而且需要台灣內部政治體系、教育體系與輿論體系各系統的配合。

  “積極現實主義”進一步認為,理論上看,和平發展並不必然會和平統一,和平發展既可能和平統一也可能和平分裂,端看如何和平發展;和平發展邁向和平統一,需要雙方都有共同的意願與相向而行的行動,需要兩岸當局自始至終堅持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政治基礎,利用各自的政治體系、教育體系與輿論體系,引領民意,建構與增進“兩岸一國”的國家認同。而現實中,當前的台灣主流社會顯然沒有這一意願與行動,其政治體系、教育體系與輿論體系基本上是基於“兩岸兩國”的定位在運作,明顯消減了兩岸和平發展與合作交流對國家認同與兩岸統一的促進作用。“積極現實主義”因此認為,現階段不能誇大和平發展、合作交流在國家認同建構與兩岸統一中的作用,也不能為了和平發展而和平發展、為了合作交流而合作交流,更要避免和平發展為和平統一設置障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