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台灣民粹主義與第三勢力

http://www.CRNTT.com   2019-01-27 00:08:04  


 
  二、柯、韓現象與台灣第三勢力

  在2014年和2018年台灣“九合一”選舉中,柯文哲和韓國瑜分別吸引了大量的“柯粉”和“韓粉”,有人認為這種“柯文哲現象”和“韓國瑜現象”也是台灣民粹主義的體現。這點筆者不能認同,因為儘管柯和韓身上沒有(或者淡化)政黨標籤,但其凝聚的民氣並非希望通過一種所謂“直接民主”來實現目標。從廣義上看,代議民主並非僅體現在議會議員身上,行政首長依然是一種代議民主的標誌,因為選民可以通過選票把你選上去,就是希望你能代表他們的心聲去施政,況且選民還可以通過“選罷法”等規定通過投票把你撤下來。大量的台灣民眾支持柯文哲和韓國瑜,仍然是希望此二人能夠代表他們的利益訴求。柯、韓現象主要反映的是台灣某種所謂“第三勢力”的凝聚。

  近年來“第三勢力”這個詞在台灣很火爆,其實有關“第三勢力”的講法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出現於台灣學界。到底什麼是“第三勢力”?目前兩岸學術界對其大體上有兩種界定:第一種觀點認為,除了藍、綠兩大陣營,其餘的政治勢力稱為“第三勢力”;第二種觀點認為,除了國、民兩黨外,其餘的政治勢力為“第三勢力”。筆者個人傾向認為,隨著時空的變化,第一種界定越來越不科學,因為:第一,現在已經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藍、綠兩大陣營,因為當我們說某某力量是一個陣營時,至少該陣營相對固定、內部相對團結,而自2000年“藍營”、“綠營”概念產生後,發展到今天,組成所謂“藍營”的國民黨、親民黨、新黨之間紛爭不斷,談不上是個團結的陣營;組成“綠營”的民進黨、台聯黨和其它“極獨”勢力也不遑多讓,也不是一個團結、穩定的陣營。第二,台灣民眾對藍、綠的感情投射越來越多元化、分裂化,比如,一個人完全有可能因為傳統上個人或者家庭與民進黨的關係而在選舉中一直支持民進黨候選人,但他(她)在政治理念上卻可能在某些時候比較贊同或同情國民黨的某些立場,那麼,此人算藍算綠?算淺藍還是算淺綠?所以,筆者傾向認同第二個標準,即衹要不是國民黨或者民進黨的忠貞支持者,那麼就屬於廣義上的“第三勢力”。本文以下所說的“第三勢力”也是此語義下的力量。

  有觀點認為,“第三勢力”之所以能稱為“勢力”,還需要這種“勢力”相對“成形化”,即一定的組織化,其應該要是相對固定的群體,最好還能有相對固定的政治訴求,有相對固定的領袖就更好——這是否有道理?我們經常在台灣媒體上看到這麼一句話,即“台灣的第三勢力具有‘碎片化’的典型特徵”。其實,何止台灣“第三勢力”有此“典型特徵”,在其他許多國家和地區,“第三勢力”都有“碎片化”的特點。事實上,“碎片化”正是“第三勢力”的主要特徵之一,除非這個國家或地區的選舉制度上有利於第三、第四、第五大黨的形成。當然,有這樣新的大黨出現,或許我們不能再簡單用“第三勢力”一詞來概括這一除了兩大黨死忠支持者之外的龐大群體了。

  那麼,可能會有這麼一個疑問:國、民兩黨黨員都僅有幾十萬,其死忠支持者也不多,如果按上述“非國、民兩黨固定支持者皆即為第三勢力”的定義,台灣第三勢力的人數應該非常多,勢力應該非常龐大,那為什麼每次重要選舉都是國、民兩黨拿到最多和次多的票,佔據大部分最重要的公職?其實,這主要與台灣的選舉制度有關,因為現在台灣除了縣市議員採用複數選舉制度,即學理上的“多席次單計不可讓渡相對多數制”(single non-transferable vote under multi-member district, SNTV-MMD,一個選區有多個當選席次,但選民在選票上衹能在眾多候選人中圈選其中一人,由得票領先的前幾位候選人當選)外,主要公職(台灣地區領導人、縣市長、“立法委員”)都採用“單一席位相對多數當選制”。這種“單一席位相對多數當選制”非常有利於“兩大黨政治體系”的形成。原因很簡單,選民犧牲週末休閒去投票,排了這麼長時間的隊,當然不希望把票浪費給比較沒希望當選的第三黨(派)候選人。這種容易產生兩大黨的選舉制度被國際著名政治學者杜瓦傑(Duverger Maurice)推崇為“真實的社會學法則”(a true social law)。④台灣學界則一般稱之為容易產生所謂“棄保效應”的“策略性投票”。⑤正是在這種“單一席位相對多數當選制”下,除非第三黨(派)候選人非常優秀與突出,讓選民覺得把票投他(她)不致於浪費選票,第三黨(派)才有可能在“總統”、縣市長、“區域立委”選舉中獲勝。否則我們看到的情況一般是,選民在討厭國民黨時將票投給民進黨,在討厭民進黨時又將票投給國民黨。國、民兩大黨也因此占了制度的便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