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中評智庫:中華客家文化與兩岸關係深化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19-05-04 00:09:29  


  中評社香港5月3日電/中評智庫基金會執行長、中國評論通訊社總編輯羅祥喜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4月號發表專文《中華客家文化與兩岸客家文化交流》,作者認為:客家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兩岸客家同根同源一脈相承;客家文化交流,不僅是過往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未來兩岸關係深化發展的重要動力。文章內容如下:

  一、客家文化的形成與特點

  客家人源自中原,是漢民族在中國南方的一個分支(民系)。客家人早期遷徙的主要原因是戰亂。據香港大學著名歷史學家、客家研究學者羅香林的分析,從東晉的“五胡亂華”到唐末黃巢起義之前,客家民系尚未形成,客家名稱尚未確立。但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派遣50多萬官兵南下進軍粵北的大庾嶺和梅嶺,後來這些官兵留在粵北不言歸,開創了中原人遷徙的先河,為以後的中原人大批向南方遷徙奠定了基礎。經過五代紛爭,到宋太祖統一中國時,客家人在這個地區逐漸佔據優勢,並自然形成南下漢人的大本營,客家民系才正式形成,客家名稱才宣告確立,主要特徵是講帶有中原古語的客家話,保持中原固有的風俗習慣等。到清朝晚期,客家先民歷經1500多年自中原南遷的歷史宣告終止。羅香林認為,客家是中華正統文化的精華,以繼承古代中原華夏道統、法統的正統思想為主要精神。

  “客”是相對於“主”而言,先到為主,後到為客。客家人在漫長的遷徙過程中,在基本保留中原漢族語言文化的基礎上,吸納了移居地新異的文化精華,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方言和文化。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在贛南、閩西、粵東,那裡有29個純客家縣區。在宋末以前,福建寧化是客家人南遷的集散中心;在明末清初,廣東嘉應州(現梅州市)是客家人的集散中心。客家人以此為軸心向中國南方逐漸擴展並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民系——客家民系。目前,海內外客家人估計有一億二千萬人。

  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客家文化的基本特質是儒家文化,移民文化與山區文化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特質。客家人的崇文重教、民族情懷、尋根意識、開拓精神、團結進取,以及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這三種文化特質的外化。海內外專家學者對客家人和客家文化的評價很多、很高,比較重要的有以下幾點:<nextpage>
  1、刻苦勤儉。客家先民早年背井離鄉,漫長的遷徙歷程,扎根山區艱苦創業,無數的艱難險阻,煉就了客家人吃苦耐勞、任勞任怨、勤儉持家的特性,並代代相傳。

  2、團結互助。客家先民為避戰亂災荒,不斷遷徙,遭遇各種艱難、險阻甚至強敵,都在所難免。面對挑戰,客家人衹有團結互助才能生存發展,客家先民在客家民系的形成發展過程中體會到團結互助的重要性,體會到團結互助是克敵制勝的法寶。許多客家建築如圍龍屋、土樓等,不僅有防禦功能,也是客家人團結的象徵。

  3、念祖思親愛鄉土。歷史上客家先人是被迫南遷的,但客家人不論遷移到何處,包括海外異國他鄉,都不會忘記思念故土,都不會忘記祖輩來自中原,都會傳承漢民族“敦親族、敬祖先”的傳統。許多海外客家人雖身在異邦,但始終不忘自己是炎黃子孫,時刻想念“唐山”和出生地“胞衣跡”,常講“阿姆話”,教導子女溯本思源、尋根問祖,兜好香火,不忘祖籍國與列祖列宗。

  4、崇文重教。客家人非常重視文化傳承和教育,許多客家人寧賣田賣屋都要設法讓孩子受教育。許多客家地區都是文化之鄉,人才輩出,與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思想有密切關係。

  5、較強的國家觀念和民族意識。客家先民飽受戰亂和壓迫帶來的痛苦,因此客家人對家園的安定、國家的強盛、民族的崛起有著強烈的渴望。客家人最令人敬佩的,就是不妥協不投降的反抗性,不甘被奴役被凌辱的浩然正氣,百折不撓地反侵略反壓迫的頑強鬥志。這種大義凜然的民族節操,在中華民族的發展過程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太平天國的起義,辛亥革命的成功,抗日戰爭的勝利,都與客家人有直接間接的關係。在中國歷史上有代表性的客家人包括文天祥、袁崇煥、洪秀全、丁日昌、丘逢甲、孫中山、葉挺、張發奎、蔡廷鍇、謝晉元、朱德、葉劍英、鄧小平、劉亞樓、蕭華等。

  6、對異族文化吸納包容。客家先民的南遷過程,也是中原漢人與遷徙地土著居民長期鬥爭、融合發展的過程;今天的客家人,不衹靠入遷的中原漢人的自身繁衍,還包括與當地土著居民相互尊重、和睦相處、融合發展的結果,也有其他民系遷入客家居地而被同化成了客家人。客家人的宗教信仰也表現出包容的特性,比如在客家地區,儒、道、釋以及基督等教可以親如一家、同居一寺;媽祖本是沿海地區人們航行的保護神,客家人也把她請到山鄉,作為山鄉的保護神。客家文化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文化的精華,長期的遷移養成了兼收並蓄取其長、開拓進取不保守的民風,使客家民系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以上客家人和客家文化的每一個特性,都是在漫長的遷徙歷程中,經過無數艱難困苦、以及融合發展而形成的。國際社會對客家人有很高的評價。法國東方語言學者科連炳漢說:“典型的客家人,是勤勞的、剛強的、愛國的、熱情的。”大英百科全書稱:“客家男人是勇敢的冒險家,客家婦女是強健的勞動者。”美國國際百科全書寫道:“客家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民系之一。”美國學者韓廷敦在《種族的特性》中說:“客家是中華民族的精華。”英國學者布肯頓在《亞細亞人》一書中,一連串舉出客家人的勤勞、耐苦、節儉、慷慨、團結、愛國、敢作敢為等優點,讚美客家人是“牛乳上的乳酪”,最後認為“客家人的精神就是亞細亞精神”。日本學者山口認為:客家原有一種自信與自傲的氣質,使其能自北方胡騎之下遷到南方。因此,他們的愛國心比任何一族為強,是永遠不會被人征服的。<nextpage>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客家文化的傳承現在面臨很大的挑戰,其中最大的挑戰之一是客家語言的流失。有句古話說,“寧賣祖宗田,莫忘祖宗言”;“寧賣祖宗坑,莫忘祖宗聲”。但是,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和普通話的普及,原先相對封閉的客家地區因交通的便利而越來越開放、對外聯繫越來越多,尤其因各種原因外出謀生創業發展的客家人越來越多,客家語言快速流失。許多客家地區的年輕一代越來越少講客家話,而遷徙到城市或非客家地區的客家人的子女更少講客家話,或根本就不會講客家話。這是客家文化傳承的一大危機。客家話是客家文化的根,客家人應該會講客家話,在非客家地區工作生活的客家子弟也應該瞭解客家文化,多少也學幾句客家話!客家文化非常優秀,客家人應以客家文化為榮,以身為客家人而感到自豪!並且應該主動、自覺地傳承和弘揚優秀的客家文化傳統。

  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說,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客家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基因”的組成部分和核心內容,其所蘊含的很多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值得深入挖掘並加以弘揚。

  二、台灣的客家族群與客家文化

  客家人是台灣的第二大族群(第一大族群是被稱為“福佬人”的閩南人)。客家人口的數量,依不同的標準或不同的研究推估有一定的差別,占台灣總人口數的比例,最保守的估計占15%,高的達25%。

  陳運棟先生所著《台灣的客家人》一書記述,台灣的客家人源自大陸的廣東嘉應州(包括鎮平、平遠、興寧、長樂、梅縣等)的客家人最多,占了近二分之一,講的客家話被稱為四縣客;其次是源自惠州府(包括海豐、陸豐、歸善、博羅、長寧、龍川、河源、和平等縣)的客家人,約占四分之一,講的客家話被稱為海陸客;再其次是源自潮州府(包括大埔、豐順、饒平、惠來、潮陽、揭陽、海陽、普寧等)的客家人,約占五分之一,講大埔和饒平客家話;還有源自福建汀州府(包括永定、上杭、長汀、寧化、武平等縣)的客家人,約占十五分之一,講永定客家話;另有源自漳州府(包括南靖、平和、詔安等縣)的客家人,雲林侖背、二侖一帶有人講詔安客家話。

  根據台灣《客家基本法》對客家人的定義,客家人是指“具有客家血緣”或“客家淵源”且“自我認同為客家人者”。所謂“客家血緣”,是指父親或母親是客家人、祖父或祖母是客家人、外祖父或外祖母是客家人,或是祖先具有客家血緣,衹要具有上述其中一項即認定為具有“客家血緣”;所謂“客家淵源”,指“配偶是客家人”、“主要照顧者是客家人(如養父母等)”、“住在客家庄且會說客家話”、“工作關係會說客家話”及“社交或學習會說客家話”,衹要民眾認為自己具有上述其中一項與客家的連結,即認定為具有“客家淵源”。<nextpage>
  根據台灣客家委員會委托完成的調查研究推估,符合《客家基本法》中對於客家人定義“具有客家血緣或客家淵源,且自我認同為客家人者”,2016年全台灣約有453.7萬人,占台灣2349.2萬人的19.3%(參見《105年度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客家委員會委托,典通股份有限公司執行,2017年6月)。

  台灣所有縣市都有客家人的身影,其中客家人口居住較為密集的區域有三個:桃竹苗(桃園市、新竹縣市、苗栗縣)、高高屏(原高雄市、原高雄縣與屏東縣)及花東(花蓮縣、台東縣)並呈現由這些地區往外擴散延伸之情形。客家人口比例最高的五個縣市是:新竹縣(73.6%)、苗栗縣(64.3%)、桃園市(40.5%)、新竹市(34.5%)及花蓮縣(32.4%)。五個縣市中,新竹縣及苗栗縣有近三分之二的縣民是客家人,其他三個縣市客家人口比例也達三成以上。由於各縣市的人口總數不同,超過10萬客家人的縣市有11個,依序分別是:桃園市85.3萬,新北市63.7萬,台中市48.3萬,台北市47.3萬,新竹縣39.9萬,苗栗縣36.2萬,高雄市35.1萬,屏東縣21.3萬,新竹市15萬,台南市11.2萬,花蓮縣10.8萬。其他客家人口較多的還有彰化縣8.2萬,南投縣7.7萬,雲林縣5.8萬,嘉義縣3.3萬,宜蘭縣3.3萬(參見《105年度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客家委員會委托,典通股份有限公司執行,2017年6月)。

  客家族群在過去,不管在戰前日本統治時代、或戰後國民黨統治時代,到都會區發展,在公務體系和文教體系比較多;但基本上是隱形的。也就是說,不太願意讓人家知道自己的客家人身份。這與過去歷史的集體經驗有關,擔心被排斥。台灣客家的覺醒以至大聲疾呼要維護客家權益、弘揚客家文化,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社會運動開始之後,也就是客家人發動“還我母語運動”前後開始,一些客家菁英開始辦客家雜誌,並走上街頭,不願意再當隱形人。而真正展現影響力是在1994年台灣第一次省長選舉時,宋楚瑜在客家地區很用心去拉票,大家開始發現客家人舉足輕重。從那個時候開始,很多重要的選舉,候選人都強調自己是客家人或有客家血統,或強調重視客家人,至少要秀一兩句客家話,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以及其他許多當選或落選的候選人均如此。

  渡過“黑水溝”到了台灣的客家先人,依然保留了大陸“原鄉”客家人的許多基本文化特質,包括吃苦耐勞、開拓進取、團結互助、念祖思親愛鄉土、崇文重教、較強的國家觀念和民族意識,以及對異族文化吸納包容等,並且代代相傳。回顧歷史,台灣曾經多次遭到西方列強的騷擾和侵占,台灣人民進行了長期不屈不撓的反抗鬥爭。在護台禦敵、維護國家統一的鬥爭中,客家人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據客委會的委托調查發現,在各項客家代表性的物質、文化、特質與態度上,客家民眾認為最能代表客家文化的是“客家話”;其次是“客家小炒”,再其次是客家民眾的“勤儉”特質、“硬頸精神”及客家“採茶歌”等。台灣客家人的客家認同相當高,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客家人都“以身為客家人為榮”;有六成七的客家民眾在初認識朋友面前會表明自己的客家人身分;客家民眾子女的客家認同態度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另外調查結果也發現,客家人“勤勞節儉”的特質,無論時空環境如何演變,仍然深植在客家民眾的內心。(參見《105年度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客家委員會委托,典通股份有限公司執行,2017年6月)。<nextpage>
  三、兩岸客家文化交流意義與前景

  這些年來兩岸四地的客家地區,特別是台灣和大陸的客家地區,從政府到民間社會都有很多客家文化活動,興建了很多客家文化場館,不同客家地區的跨區文化交流活動也非常頻繁。除了兩岸四地間常態性的雙邊或多邊文化交流活動之外,還有大型的、定期性的客家文化交流活動,包括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已辦至29屆,2017年在香港)和兩岸客家高峰論壇等。這些活動,都在傳承和弘揚客家文化、促進不同客家地區的客家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不同程度的積極作用。

  但是我們必須承認,兩岸的客家文化交流還是很不夠的,甚至還是膚淺的,彼此的認識、交流都遠遠不足,未來還有非常大的挖掘、發展空間。

  兩岸客家文化交流的層次和形式很多,但就未來方向而言,筆者認為有幾個重點必須掌握:

  第一,積極推動客家文化交流,要重視客家精神的凝聚和昇華。

  客家文化與客家精神,是兩個相關但又不同的概念。客家人分佈廣泛,不同地區的客家人,因為種種原因,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而客家精神則是不同地區客家人的文化共性。兩岸未來的客家文化交流,除了積極推動不同地區客家文化間的交流,增進彼此的瞭解和情誼之外,應該通過這種交流,發現和凝聚更多的文化共性和文化共識,昇華為共同的客家精神,並且加以傳承和弘揚。

  第二,增進客家人對客家意識和身份的認同,增加客家人對客家身份的自豪感。

  客家人,是漢族的優秀民系之一,原居中原,因天災人禍等原因,幾經遷徙,輾轉至閩粵贛地區,散居世界各地,包括台灣。客家人在異常艱苦的遷徙歲月中,養成了開拓進取、不畏強權的獨特精神,保存著愛國愛鄉、深明大義的文化意識。兩岸未來應該通過各種客家文化交流,進一步喚醒客家人的客家意識和身份認同,增加客家人對客家身份的自豪感。

  第三,增進非客家人對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的認識和認同。<nextpage>
  兩岸的客家文化交流,也應努力增進非客家人對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的認識和認同。衹有這樣,才有助於客家人融入各地,特別是融入都市地區的主流社會,並贏得主流社會的認同和尊重。

  第四,增進客家人的歷史榮譽感,增強客家人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中華文化復興的使命感。

  從遠的、大的中國近現代歷史來看,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等客家偉人對中華民族的影響之大不言而喻,客家人的影響力穿透整個中華民族。

  從近些年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來看,客家人也起了重要的作用。無論是歷史的偶然還是必然,僵持對峙了幾十年的兩岸關係,很多台灣客家人(包括國民黨前主席吳伯雄等)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的開創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兩岸關係的歷史進程中,客家籍的新聞工作者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兩岸新聞雙向交流中,首次訪問大陸的兩位台灣媒體記者之一李永得,是高雄美濃客家人;首次訪問台灣的兩位大陸媒體記者之一郭偉峰,是廣東梅縣客家人。這或許是歷史的巧合,但也是客家人無所不在的象徵。這一來一往,打破歷史堅冰,開創了兩岸關係雙向交流的歷史新時代。接著,許多台灣客家籍的資深媒體人如黃肇松等,都在推動兩岸新聞交流和兩岸關係發展中起到積極的作用。

  第五,台灣許多對客家文化保護、弘揚的做法和經驗,值得大陸學習和借鑑,兩岸深化客家文化交流不僅有必要,而且潛力巨大。

  近些年來,台灣對客家人的重視,對客家文化的保護和弘揚,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在政府體制上,不僅在“中央”成立了部會級的客家委員會,在許多縣市也都成立了客家事務局或客家事務處,編列預算推動相關工作;成立了客家電視台;推動客家事務立法,通過《客家基本法》;在許多大學成立客家研究機構,如客家研究學院、客家研究系所、客家研究中心等;進行各種客家人口調查、調研等等。可以說,這些年來全球客家熱的興起,與台灣對客家人和客家文化的重視有密切的關係,在客家文化的保護和挖掘、客家人才的培養、客家文創產業的培育等等方面,台灣都積纍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值得大陸借鑑學習。

  對於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和中華文化的復興,兩岸客家人應該更有信心,繼續扮演重要的角色。正如中評社社長郭偉峰曾經為文所稱:如果跳出細節看宏觀層面,可以知道,台灣的客家文化源自大陸,客家文化又理所當然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台灣客家文化的保護與發展對大陸客家文化必然有正面的影響。目前,客家人的主體在大陸,但是,客家文化發展的新趨勢在台灣。雙方的文化交流,必能極大豐富中華民族文化的內涵。其在今後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的作用,獨特且無可替代。

  總之,客家文化所蘊含的很多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值得深入挖掘並加以弘揚;深化兩岸客家文化交流,是推動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實現國家統一的重要文化基礎和精神力量。

  注:本文發表於2018年12月北京大學舉辦的第四屆中華文化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