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 |
中評現場:兩岸學者論兩岸文教交流 | |
http://www.CRNTT.com 2019-06-18 00:22:58 |
全國台灣研究會副會長汪毅夫表示,第7屆兩岸文化發展論壇的議題之一是“新時代兩岸史學及其教育的融合與歷史認同重建”,把握台灣史的話語權是題中應有之義。 汪毅夫講述了1988年“台灣史學術研討會”上,廈門大學教授陳孔立“文到人不到”的故事。1988年1月31日至2月1日,“台灣史學術研討會”在台北召開。廈門大學陳孔立教授應邀向會議提交論文《清代台灣移民社會的特點——以〈問俗錄〉為中心的研究》,但他本人卻在赴台途中受阻於香港。陳孔立教授提交的論文是他寫作中的《清代台灣移民社會研究》的一部分,他的論文經由台灣學者代為宣讀,在會上得到和引起台灣學者的評論和討論。 汪毅夫說,從陳教授的故事中,可以得到以下啟示:第一,在台灣史研究及其教育方面,應該有針對性地倡導唯物史觀;第二,講好兩岸在制度層面上緊密關聯的故事;第三,團結和支持台灣統派學者,爭奪台灣史的話語權。第四,乘媒體合作和融合之勢,在台灣做“人未到”的“講古仙”(講故事的先生),講台灣史的故事。 汪毅夫建議兩岸學者“起而行”,開展如下台灣史課題的合作:第一,連橫《台灣通史》的後續工程,包括修訂本和白話本;第二,陳孔立《台灣歷史綱要》的改編工作,包括改編為教科書、改編為通俗故事、改編為系列的小册子;第四, 召開“唯物史觀與台灣史研究學術研討會”。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