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專訪:大阪G20前看中日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19-06-24 00:06:16  


姜躍春接受記者專訪(中評社 毛成勛攝)
 
  至於本輪中日關係實現轉圜的原因,我認為大概有以下三點。其一,中日雙方都有轉圜關係的願望。這個實現本輪轉圜的重要出發點。中日關係自2012年日本單方面宣布釣魚島“國有化”而墜入谷底,並在“谷底”持續了四到五年的時間。此間的雙邊關係具體表現為,政治互動中斷,經濟關係滑坡,人員往來停滯,文化交流銳減。在經過幾年的低谷期之後,中日雙方都感到這樣的雙邊關係對彼此皆不利,對地區的和平與繁榮也產生了很壞的影響,從經濟層面看,2012年以來兩國經貿和投資合作持續下降,不僅對日本經濟帶來沉重打擊,對中國經濟也帶來不少損失,中日之間的幾大障礙都是短期內難以解開的“死結”,所以兩國沒有必要“死守”“死結”而繼續擴大相互傷害。相反,緩和關係,擴大合作,對雙方都有利。從戰略層面看,中日兩國長期對抗都將消耗大量的外交資源,這不僅影響兩國所在的亞太地區區域合作的順利推進,也對兩國在全球範圍內的合作帶來負面影響。從國際環境看,當前世界正值百年難遇之大變局的重要時刻,中日兩國作為世界第二位和第三位的經濟大國,應該負起必要的責任和擔當,為世界的和平和繁榮展開合作,貢獻力量。故而雙方均有讓改善關係的的願望,並為之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特別是兩國領導層為此付出的努力起到了關鍵作用。

  其二,國際環境變化對中日關係的衝擊。這裡最為突出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以後,奉行“美國優先”的對外政策,大搞單邊主義,並對全球主要經濟體舉起了“高關稅”大棒。尤其是特朗普上台即宣布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給之前為簽署協定傾注了大量心血的安倍政府以沉重打擊。另外美國在貿易政策方面的保護主義做法,也讓日本面臨的整體經貿環境充滿挑戰。日本作為典型的出口主導型國家,自由、開放的國際貿易環境不可或缺。而中國作為改革開放40年經濟得以騰飛的國家,在經濟全球化趨勢遇到困難的背景下,仍堅持繼續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基本國策。當然,要繼續開放就必須堅定地反對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因此,在反對逆全球化潮流和貿易保護主義,維護現有國際經濟秩序問題上,中日兩國具有共同需求。這應該是中日關係轉圜的重要外因。

  其三,安倍內政外交的迫切需要。2018年是日本參眾兩院選舉、統一地方選舉等“大規模選舉”之年。對安倍來說,最為重要的則是9月的自民黨總裁換屆選舉,這將直接決定安倍首相能否實現“三連任”的重要目標。儘管這對一黨獨大的安倍內閣而言,基本上勝券在握,但欲建立長期、穩定政權還需為自己增加政治資本。內政方面,由於安倍領導的自民黨在參眾兩院均占多數,政治“基盤”基本穩固,沒有太多的進取空間。外交方面,日俄關係維持了高層往來的良好勢頭,但在至關重要的領土問題上,短期內很難取得實質性進展;朝鮮半島發生巨變,朝美首腦開啟對話模式、朝中兩國元首往來頻繁,基本看不到日本外交的可入空間;日美之間儘管首腦往來多次,但兩國關係在安全、經貿領域均存在短期內難以實現突破的課題。在此情況下,正值關鍵節點的中日關係走勢如何,對安倍而言,不僅存在巨大的加分空間,也是評判其執政能力強弱的關鍵所在。另從日本國內經濟角度看,由於中日兩國互為重要貿易夥伴,中日經貿關係如何將直接對日本國內外經濟產生直接影響。在兩國關係惡化期間,日本企業深受其害,他們一直呼籲政府改善對華關係,緩解經濟壓力。尤其是近年來,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在國際社會風生水起,成果豐碩,不僅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認同,也為合作方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因此,改善對華關係不僅在內政方面可以給安倍政權加分,在經濟層面也將為日本企業提供更多的商業機會,從而有利於日本景氣的持續恢復和健康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