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落實通關是“良政善治”首塊試金石

http://www.CRNTT.com   2021-12-29 00:02:32  


深圳灣口岸(來源:文匯網)
  中評社香港12月29日電(評論員 束沐)香港今年9月選委會、12月立法會兩場重要選舉相繼順利舉行,為“愛國者治港”原則的全面貫徹開了一個好頭。“愛國者治港”既體現在選委會、立法會等基礎性政權架構,也要落實在香港治理和公共政策的具體層面。我們認為,兩地盡快在疫情有效聯防聯控之下恢復有序“通關”,無疑仍是事關香港民心、民意、民生的頭等大事,怠慢不得。

  近期多間本地傳媒關注到,隨著年關將近,特別是冬至、聖誕假期以來,深圳灣口岸再次出現擁擠人潮,近1個星期內就有8000名香港居民踏上21天隔離的“漫漫征程”,疲憊和怨氣寫在他們的臉上。在兩地政府多次對接協調、港府高層表態“隨時待命”的情況下,“通關”問題依舊懸而未決,甚至悄無聲息,港人的疑問和焦慮不僅越來越重,也在持續消磨對治港班子的信心。

  截至目前“港康碼”申請人數將近70萬,可以確定這是最迫切“通關”、便捷往返兩地的群體,但如果算上這70萬人背後聯繫著至少3至4人的家庭,初步估算因探親、急迫事由或個人切身利益需要“通關”、期待“通關”的香港市民至少有300萬人之眾,這還不包括那些依賴兩地正常人員往來獲得收入、改善生活的群體,絕非輕率以什麼“零頭”視之。可以說,長達700天兩地無法正常人員往來,兩地利益與情感紐帶受到有史以來最久、最深的損害,“求通關”仍是當前香港社會的最大民意!

  然而,結合近一個月來多個信號、事件可以看出,恢復有序“通關”還面臨以下幾個突出問題,特區政府如果不能高效解決,兩地有關部門如果不能共同應對,“求通關”這個民意、民怨的“火山口”還會繼續升溫、翻滾:

  第一,香港特區政府雖口口聲聲說自己“準備好了”,但前期“小通關”配額規劃的強烈爭議,暴露出相關決策離地粗糙、缺乏調研論證等問題。過去一年多來,每當問及對“通關”的準備工作,無論是港府高層,還是部門主管,無一例外均以“籌備中”、“研究中”回應。當外界都以為政府早就為“通關”制訂詳細規劃時,本月初“每日1000名通關配額初期以公商務優先”的消息,立刻在香港普通市民中炸了鍋。有序“通關”配額從少到多、逐步擴大,本不是問題,但港府忽視配額背後如何平衡、協調社會各階層的訴求才是關鍵,並未事先調研、傾聽意見,簡單將原本只服務於公商務特定群體的豁免檢疫申請機制套用到初階段“通關”上來,卻沒能把握基層民意脈動和民生訴求,最後引發普通市民、中小企業界強烈不滿和不公平感,自然在情理之中。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