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中評智庫:兩制台灣方案的福建模式

http://www.CRNTT.com   2023-08-17 00:06:03  


 
  (二)社會融合全方位推進,“閩台家園認同意識”不斷強化

  福建在推動閩台社會融合方面做出了不少有益的探索,這些探索對於進一步強化兩岸關係的現實連結,提升台胞對大陸社會的認同感及融入感產生了一定的效用,同樣纍積了不少可複製及可推廣的經驗總結。為兩岸整體的社會融合提供可資參考與借鑒的方式及模式,同時對於進一步探索“兩制”台灣方案提供了新思路、新啟發及新路徑。在推動兩岸社會融合方面,福建強化和凸顯“第一家園”及“共同生活圈”的概念。以此為遵循吸引台胞扎根福建、融入在地,同時不斷加快並深化“廈金”及“榕馬”的融合程度,進一步夯實“共同生活圈”,推動福建沿海與台灣外島的先行融合,進而為推動閩台區域的深度融合做出鋪墊。

  為加快建設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福建各地陸續出台了一系列提供台胞台企“同等待遇”的優惠政策措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推福建於2021年1月2日推出的“首批225條在閩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清單”。該清單為在閩台胞台企提供了眾多“同等待遇”,在大陸各地眾多的優惠政策措施清單中無疑具有典型性。該清單覆蓋面廣、含金量高,體現了“先行先試,需求優先”的服務理念。其中社會領域有66項,重點體現在衣食住行、就業創業、醫保社保、人才待遇、司法服務、參政議政、基層治理等方面;文教領域有17項,重點涵蓋了子女就讀、招錄招考、獎助學金、課題申報、體育活動、文教交流等方面;便利化領域有9項,涉及金融便利、出行便利、就醫便利、辦證便利、醫保核銷便利等方面。〔10〕此舉,對進一步深化閩台社會融合提供了強而有力的政策支持與保障,十分有助於提升和引導在閩台胞的社會融入效能。助力他們調整群際角色定位,從“異鄉過客”調適為“融合主體”,進而強化“在地意識”“家園意識”。

  在推進兩岸社會融合發展過程中,人員互動與往來是最基本的前提條件與最直接的路徑選擇。通過極具規模、方便快捷的群際互動,增進彼此間的瞭解與理解,可擴大“重叠共識”消除誤解歧見。不斷進行關係建構,深化人員社會交融,進而形塑“共同記憶”,強化“共同體意識”。多年來,福建借助兩岸地緣優勢,穩步推進與台灣外島的人員交流,為推動閩台區域融合創造基礎性條件。此舉成為福建在大陸各個省份中,推動兩岸融合發展中不容小覷的比較優勢。早在1992年,福建方面便提出“兩馬(馬尾、馬祖)先行,兩門(廈門、金門)對開”的構想,即嘗試用福建的廈門與金門、馬尾與馬祖之間的直接通航,來帶動兩岸“三通”,實現兩岸人員直接交往的新突破。〔11〕2001年元月,福建沿海與金門、馬祖地區完成了直接往來首航,為2008年兩岸實現全面“三通”積纍了寶貴經驗。〔12〕據台灣方面陸委會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從2001年至2023年2月,通過搭乘金馬“小三通”往返於兩岸的兩岸民眾,人次總計達到2164萬3197人次。其中,台灣民眾1517萬9705人次;大陸民眾646萬3492人次(見表1)。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