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知所敬畏 再談創新

http://www.CRNTT.com   2008-11-17 17:33:02  


  中評社北京11月17日訊/《人民日報》今天刊登安立志的文章“知所敬畏說創新 ”。作者強調要“知所敬畏,再談創新。如果偽文化、劣文化盛行,不僅談不到創新與弘揚,反而敗壞了文化的令名與聲譽。”全文如下:
 
  人總是應當知所敬畏的,孔夫子的“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固然不必照搬,然而,“人之所畏,不可不畏”,總是有些道理的。經濟建設遭遇挫折,教會了人們敬畏規律;汶川地震損失慘重,教會了人們敬畏自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如果總是“天不怕、地不怕”,往往會幹出一些魯莽滅裂之事。 

  對於文化也應當敬畏麼?

  歷代文人對文化的作用都曾高度評價。晉代文人陸機在談到“文之為用”時說:“恢萬裡而無閡,通億載而為津。”南朝學者劉勰稱:“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并生者何哉?”“文化”一詞亦取“文治與教化”之義。在中國古代,通常將文武之道作為治國理政之雙翼。文化之功用,作為個人,文化是其氣質品格之反映;作為民族,文化乃其精神風貌之體現;作為國家,文化則是不可或缺的“軟實力”。文化是一個民族繁衍生息的基因密碼,也是一個民族演化進步的精神旗幟。從蒙昧、野蠻到文明,文化體現了從猿到人所經歷的漫長進化歷程,同時標識了不同民族發展進步的歷史路徑。

  德國學者稱,文化是活著的文明,文明是死去的文化。不論過去式或進行式,文化都是人類對於自然與自身進行探索和認識的創造性成果。沒有對既有文化的敬畏與尊重,就不會有現有文化的存在與繁榮;沒有對既有文化的敬畏與尊重,就沒有當代文化的創新與發展。事實也是如此,文化作為人類創造物的積澱與結晶,在不同的時空中,仍然放射出歷史與時代的毫光,比如,“以人為本”起源於《尚書》“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和諧”思想濫觴於《國語》“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實事求是”則見於《漢書》“修學好古,實事求是”。這些形成於2000多年前的文化遺產,不是至今仍在陶冶人心、潤澤社會、導引政事麼?對於這些超越時空、貫通古今、博大精深的文化結晶,作為受益者的今人,景仰之、推崇之、敬畏之,不是事所必至,理固當然嗎?

  在社會轉型階段,思潮的激蕩,文化的遞嬗,觀念的變遷,必不可免,在對既有文化不斷的質疑、反詰聲中,人們對於文化失去了敬畏,文化本身失去了尊嚴。在中國歷史上,對於文化的摧殘與破壞,主要來自政治與經濟兩個方面。其根本原因,當然是由於人們缺乏對於文化的敬畏與尊重,而其極致則是歷代執政者對於文化的仇視與偏見。如今,搞市場經濟了,文化成為能够換錢的好東西。沒人關心文化的品位與價值,似乎能否換錢、能否賺錢,成了衡量文化是否有用的唯一標尺。為了換錢與賺錢,經濟必然將文化視為婢女,或濃妝艶抹,或改頭換面,或假冒偽劣,或“惡搞”“戲說”。在經營城市的名義下,舟山的“定海古城”、濟南的“車站鐘樓”,在推土機下,統統夷為平地,百年文物,毀於一旦,怎不令人嘆息;在開發旅游的名義下,爭相吃祖宗,大造假文物,造像、造廟、造街、造城,行禮如儀,公祭成風,黃鐘毀棄,瓦釜雷鳴,俗不可耐,淪為笑柄。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在“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口號下,節會泛濫(什麼辣椒文化節、豆腐文化節),文化流俗(什麼燒雞文化,什麼榨菜文化),堂而皇之,競登堂奧。面對此類行止,談論“敬畏”,豈止對牛彈琴!

  知所敬畏,再談創新。如果偽文化、劣文化盛行,不僅談不到創新與弘揚,反而敗壞了文化的令名與聲譽。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