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台灣智庫:加強兩岸資本市場交流合作

http://www.CRNTT.com   2008-11-29 07:40:11  


 
  相對銀行業與保險業的高進入門檻,證券業較無此問題。依據大陸證監會的規範,外資若欲參股中國綜合證券公司,其最低資本額為人民幣5億元(約新台幣20億元),而目前台灣證券商實際資本額均大餘新台幣20億元(以較小的統一證券為例,亦達新台幣100億元以上)。 

  表一 兩岸金融往來一覽表 

  已赴中國設置辦事處的台資銀行 土銀、合庫、國泰世華、一銀、華南銀、彰銀、中信銀 
  已申請赴大陸但未通過批准的台資銀行 台銀、玉山銀、中國商銀 
  藉道香港進軍中國          富邦金控併購港基銀行計劃藉由CEPA優惠進軍大陸 
  中國銀行業來台設點情形    招商、工銀亞洲、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興業銀行,但都未獲得台灣批准。 

  兩岸金融未能正常交流,不僅造成金融業受困台灣島內,造成過度競爭,且由於金融機構、金融服務與貨幣兌換未開放,迫使台資企業在大陸地區的生產、投資、經營,缺乏更有便捷有效的金融支持。居於融資市場劣勢的中小型台商往往無法至資本市場籌資。若向大陸當地金融機構申請融資貸款,均面臨“徵信困難”及“要求提供擔保”等問題,造成在大陸的中小企業台商資金週轉壓力巨大。向大陸當地銀行融資雖為最直接的管道,但由於大陸銀行核准貸款除考慮企業經營情況外,尚須一定的資産抵押,因相關法令之故,使大陸銀行難以取得台商在台灣實體資產的抵押權,加上部分中小企業台商現金雖充裕但實體資產有限,資產的抵押價值不足,提高台商向大陸銀行融資的困難度。雖然大陸台商可以利用其他迂迴管道籌資(如經由第三地同業相助集資、透過民間融資管道,或是取得在台外商銀行信用保證向大陸銀行借款等),但這些管道不僅大幅增加台商融資成本,更缺乏必要的金融監管,無法保證其信用與履約能力,有極大的交易和道德風險,可能成為洗錢等犯罪行為的溫床。如能適時開放台灣金融業、證券業登陸,在台資企業資金融通需求時,較能引介策略投資者、創投資金或提供貸款,讓台資企業之資本結構更加健全,有利大陸經濟健康的發展。 

  對比台灣金融業進入大陸比照一般外資標準,香港在CEPA模式下則適用較優惠的進入標準。依照CEPA模式,香港銀行於大陸設立分行的條件為“前一年年末總資產不低於60億美元(約新台幣1,800 億元)”,遠低於一般外資適用之200億美元。同時,香港保險業進入大陸市場,允許可以集團方式合計總資產,相較台灣保險業適用的規定亦較為優惠。 

  即使大陸的金融市場,目前仍具有許多問題,但市場本身具有的龐大利基,早已吸引了全世界各投資機構的目光,隨著大陸中產階級人數的增加,富人越來越多,其消費能力以及對於理財投資的需求,都是外資機構眼中的一塊大餅。反觀在此波外資積極參與大陸金融市場的行情中,獨缺台灣金融業者。在這樣的情況下,體質較好、競爭力較優的大陸金融機構及融資業務,將被外資捷足先登瓜分殆盡,獲利機會亦復如此。即使以後台灣金融業者得以進入大陸市場,然在先機已失的前提下,能夠入股、經營的恐怕只剩下體質較差、較無競爭力者。然而,對大陸的金融業而言,隨著外資機構的大舉進入,雖然其能帶來新穎的管理技術與開發新商品,但在大陸整體金融法制與法規尚未健全、金融業創新能力與產品開發能力薄弱的情況下,如能引進台灣金融業,將能有助於與國外市場接軌與面對快速變動的國際市場。 

  故雙方主管當局應就相關問題盡速協商。放寬設立資本額及投資持股比率限制,讓台灣的銀行業能順利進入大陸設立分行,經營發展銀行相關業務,並開放業者可透過合資的方式與中國大陸的金融機構合作,以就近提供台商服務,掌握貸款客戶的最新資訊,便利台商在大陸的發展。同時亦應對等開放大陸銀行業者來台設立辦事處及分行。 

  參、兩岸競爭力評比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所發布的“2008─2009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排名從14名退步到17名,排名落居南韓、新加坡及中國香港之後,成為四小龍之末。分析過去幾年兩岸的評比,台灣從2004年的第4名一路滑落到今年的第17位,大陸卻逐步攀升,明顯看出兩岸競爭力的消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