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能源主權、能源安全與中國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08-12-02 00:03:29  


 
  (五)積極推動石油進口來源和通道多元化,讓世界了解中國能源需求的真實狀況。要加強對有關國家和地區的實際情況調查,不要盲目和急躁出擊。在實施海外作業時要注意保護中國海外人員安全、理順與當地政府和民衆的關係,保護當地環境、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尊重當地風俗習慣。 在不損害國家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在堅持基本原則的同時,加大合作力度,爭取合作共贏。同時要看到,中國的發展需要能源是大勢所趨,也是客觀發展的必然需要,是完全合理的發展需求,一定要對有關國家破壞中國對外能源合作的圖謀和言行進行堅決鬥爭,對一些大國不合理的打壓和無理要求要做堅決的抵制。2005年,中國石油淨進口僅占世界貿易量的5.5%,是美國進口量的23%,日本進口量的56%,而美國和日本石油淨進口分別占世界貿易量的25%和10%左右。與世界石油進口大國相比,中國的進口份額相對不大,不可能左右國際石油價格的變化[47],更不會引起國際石油價格的暴漲,遠遠沒有一些輿論渲染的那樣嚴重超比例,“中國能源威脅論”更是無稽之談。美國麥肯錫環球研究所指出,中國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經濟體之一,也是全球能源消耗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但今天中國仍然處於經濟發展相對的初級階段,人均能耗遠低於發達經濟體的水平,幾乎相當於每天一加侖石油——僅僅相當於美國人均消耗的14%和日本的28%。特別是中國可以通過提高能源產出率大大放緩中國能源需求擴張的速度,中國在跨越低效率的過時技術方面擁有絕好的機遇。[48]雖然中國的石油國際依存度目前接近50%,但中國的能源主體是煤炭,中國的能源總體自給率得到90%以上。中國的發展有利於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中國的能源需求是發展的必然和客觀需要,是完全正當和正常的,今天中國的能源需求當然不是威脅,未來也不是,而將一直是重要的合作因素,是世界經濟發展的有力拉動因素。

  文章寫於2008年6月,刊載於2008年8月《昆明社科研究》

  作者 楊鴻璽,中國當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員、牛津大學伊斯蘭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中國亞非學會、中東學會理事

刊發時間:2008-11-30 17:04:47 光明網-光明觀察 [字體:大 中 小] 注釋:

  [1] 參見http://baike.baidu.com/view/110482.htm

  [2] 參見張宇燕 管清友:《世 
界能源格局與中國的能源安全》,載《世界經濟》2007年第9期

  [3] 參見康娟文章,載2007年10月22日中國日報網站。

  [4] 參考《國際能源網》2006年5月12日文章,《玻利維亞總統強調油氣資源國有化是“主權”問題》。

  [5] 參見馬永紅,張葵葉:《我國油田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的緊迫性》,載2007年1月《集團經濟研究》。

  [6] 參見馬永紅,張葵葉:《我國油田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的緊迫性》,載2007年1月《集團經濟研究》。

  [7] 參見徐小傑: 《世界能源安全與大國能源外交》,載http://www.jfdaily.com.cn/pdf/051218/jf08.pdf

  [8] 參見馬永紅,張葵葉:《我國油田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的緊迫性》,載2007年1月《集團經濟研究》。

  [9] 參見徐小傑:《世界能源安全與大國能源外交》,載http://www.jfdaily.com.cn/pdf/051218/jf08.pdf

  [10] 參見王銳:《歐美發達國家應對高油價的策略及對中國的啓示》,載2007年1月《北方經濟》。

  [11] 參見王銳:《歐美發達國家應對高油價的策略及對中國的啓示》,載2007年1月《北方經濟》。

  [12] 參見新華網華盛頓2007年6月23日電(記者張忠霞),美國重視新能源開發

  [13] 參見新華網巴黎2007年6月23日電(記者盧蘇燕),法國:不斷完善能源政策。

  [14] 參見新華網渥太華2007年6月23日電(記者楊士龍),加拿大:能源大國重節能

  [15] 參見王銳:《歐美發達國家應對高油價的策略及對中國的啓示》,載2007年1月《北方經濟》。

  [16] 參見王銳:《歐美發達國家應對高油價的策略及對中國的啓示》,載2007年1月《北方經濟》。

  [17] 參見徐小傑:《世界能源安全與大國能源外交》,載http://www.jfdaily.com.cn/pdf/051218/jf08.pdf

  [18] 參見徐小傑:《世界能源安全與大國能源外交》,載http://www.jfdaily.com.cn/pdf/051218/jf08.pdf

  [19] 參見王海濱 李彬:《中國對能源安全手段的選擇與新安全觀》,載2007年5月《當代亞太》。

  [20] 參見徐小傑:《世界能源安全與大國能源外交》,載http://www.jfdaily.com.cn/pdf/051218/jf08.pdf

  [21] 參見秦宣仁:《國際大環境及大國能源外交運籌》,載《石油經濟》2004年第1期。

  [22] 參見秦宣仁:《國際大環境及大國能源外交運籌》,載《石油經濟》2004年第1期。

  [23] 參見王銳:《歐美發達國家應對高油價的策略及對中國的啓示》,載2007年1月《北方經濟》。

  [24] 參見徐小傑:《世界能源安全與大國能源外交》,載http://www.jfdaily.com.cn/pdf/051218/jf08.pdf

  [25] 參見馬凱在博鰲亞洲論壇2005年會上的發言,《中國快速發展不會造成世界能源緊張》。

  [26] 參見張宇燕:《全球化進程中的中國經濟安全》,2007年10月“廣州講壇” 。

  [27] 參見吳磊:《關於中國-中東能源關係發展的若干思考》,載2007年1月《阿拉伯世界》。

  [28] 參見吳磊:《關於中國-中東能源關係發展的若干思考》,載2007年1月《阿拉伯世界》。

  [29] 參見王濤在2004年世界石油大會首次青年論壇新聞發布會上講話http://www.sinopecnews.com.cn/news/2004-10/19/content_196760.htm

  [30] 參見王海濱 李彬:《中國對能源安全手段的選擇與新安全觀》,載2007年5月《當代亞太》。

  [31] 參見王海濱 李彬:《中國對能源安全手段的選擇與新安全觀》,載2007年5月《當代亞太》。

  [32] 參見秦宣仁:《國際大環境及大國能源外交運籌》,載《石油經濟 》2004年第1期。

  [33] 參見徐小傑:《世界能源安全與大國能源外交》,載http://www.jfdaily.com.cn/pdf/051218/jf08.pdf

  [34] 參見耿群:《投機資金使國際油價中短期保持強勢》,載《新財富》2007年3月。

  [35] 參見吳磊:《關於中國-中東能源關係發展的若干思考》,載2007年1月《阿拉伯世界》。

  [36] 參見楊鴻璽:《堅決維護中國的能源與資源主權 》載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7/22/content_808685.htm

  [37] 參見保育均、周天勇、夏徐遷:《我國石油能源安全的思考和建議》,載《經濟研究參考》2007年第3期。

  [38] 參見保育均、周天勇、夏徐遷:《我國石油能源安全的思考和建議》,載《經濟研究參考》2007年第3期。

  [39] 參見保育均、周天勇、夏徐遷:《我國石油能源安全的思考和建議》,載《經濟研究參考》2007年第3期。

  [40] 麥肯錫環球研究所報告《推動中國能源效率實現跨越式進步》

  [41] 參見《中國能源網》有關文章

  [42] 參見2007年6月8日文章《中國生物能源開發態勢分析》

  [43] 參見耿群:《投機資金使國際油價中短期保持強勢》,載《新財富》2007年3月。

  [44] 參見楊鴻璽:《國際石油廉價時代並未終結》,載《光明觀察》2005年9月。

  [45] 參見甄冠楠:《淺析我國的石油戰略儲備制度》,載《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2006年年會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6] 參見王銳:《歐美發達國家應對高油價的策略及對中國的啓示》,載2007年1月《北方經濟》。

  [47] 參見馬凱:《把國際油價高企歸罪於中國沒有道理》,載《經濟日報》2006年11月8日。

  [48] 麥肯錫環球研究所報告《推動中國能源效率實現跨越式進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