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台灣《海角七號》政治隱喻引發媚日爭議

http://www.CRNTT.com   2008-12-04 00:20:04  


  中評社北京12月4日訊/國際先驅導報載文說,《海角七號》來大陸公映之際,一場關於“該電影是否隱藏日本殖民文化政治隱喻”的爭論正在互聯網上激蕩。 

   在大陸12月的賀歲電影檔期中,一部來自台灣的電影《海角七號》注定要受人矚目。據台灣“中華影視聯合總會”會長王應祥透露,《海角七號》已獲大陸有關方面審核通過,並可以“一刀不剪”。

  也許很多人還記得,17年前,《媽媽再愛我一次》曾經風靡大陸。《海角七號》則是繼該片之後第二部來到大陸的純台灣電影。從今年8月在島內開始上映到11月,《海角七號》創下了台灣華語電影票房紀錄及超高人氣。

  然而,就在《海角七號》來大陸公映之際,一場關於該電影政治隱喻的激烈爭論,正在互聯網上風行。

  隱藏日本殖民地文化陰影?

  最早將《海角七號》冠以“大毒草”之名的,是台灣知名的傳記作家、鳳凰博報台灣博主專欄作家王豐。

  今年10月10日,王豐在其鳳凰博報“王豐的蔣學博客”中,發表了一篇題為《<海角七號>是株大毒草!》的文章。他寫道:“在我眼裡,這種電影是一株大毒草,它即使目的不在頌揚日本帝國主義,但至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帶著一種感傷式的懷舊。所以,我堅決不去凑這種‘熱鬧’!”

  而在文章發表後僅僅過了兩個多小時,王豐又發表博文《<海角七號>絕對是一株大毒草!》,詳細解釋了他得出此結論的理由。“該片是用日本人的靈魂在思考問題。”王豐引述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所長許介鱗教授的話指出,“只不過是美日‘次文化’的大拼盤,缺乏的是哲學思想與世界觀”,“《海角七號》隱藏著日本殖民地文化的陰影”等等。

  一石激起千層浪。網絡上反對、抵制《海角七號》在大陸上映的聲音日益增多,正反雙方的爭論也開始熱鬧起來。

  “胡同台妹”的觀點就和王豐針鋒相對。“胡同台妹”是台灣資深媒體人,從事兩岸新聞報道近10年。現在北京工作的她,11月17日在其名為“胡同裡的台妹”的鳳凰博報中寫道:“如果你問我,海角七號跟大毒草有何關聯,我恐怕會啞然失笑地告訴你,在我的情感、我的心中,海角七號,就是海角七號。”

  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採訪時,“胡同台妹”一再強調,她並沒有和王豐爭論與對立。在這篇博文之前,她已經三度發博,毫不掩飾自己對該片的感動與認同。

  日本情書成了抨擊靶子

  “胡同台妹”是在“十一”期間回台公差時,到電影院觀看《海角七號》的。“在偌大的電影院裡,身邊都是不認識的人,但大家一起感動著同一種感動,是一件很棒的事!”“胡同台妹”說。

  身為台灣的外省人——“胡同台妹”的父母是1949年以後到台灣的。10月返台8天,“胡同台妹”發現,幾乎遇到的每個人,無論是熟悉的還是陌生的,都跟她談論《海角七號》。就連她年逾七旬的父母,為了觀看這部電影,也打破了十幾年不進電影院的規律。她的母親甚至說,還要去看第二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