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馬克思和孔夫子幷非水火不相容

http://www.CRNTT.com   2008-12-29 14:30:24  


 
  瑞士哲人布克哈特說:“一個民族的特性是在歷史過程中逐漸積累而形成的,是無數經驗的結晶,是一個國家及其民族命運的反映。”如果說儒家文化是中華民族特性的一種穩定而又持久的文化反映的話,那麽直到如今國內還很少有人注意到馬克思和孔子思想學說的相通性對現代中國道路的重大影響,美國學者伯納爾却在《1907前中國的社會主義思潮》一書敏銳地提出:源自西方的社會主義之所以會在中國大地迅速傳播開來,和厚重久遠的中國文化爲中國人提供的學理鋪墊、心理預期、情感基礎是分不開的。同樣也可以說,社會主義之所以深深扎根于中國大地屹立不倒,甚至安然渡過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國際共運危機,也和中國文化與社會主義的這種天然的相通性不無關係。 

  毛澤東深諳傳統文化,抗戰期間曾在短短一句話中接連運用“不爲天下先”、“退避三舍”、“禮尚往來”等典故來闡明自己的軍事思想,還曾親自撰寫祭文幷派員代爲致祭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黃帝。也正是他告誡人們不要“言必稱希臘”,更不能教條化理解馬克思,而應該結合中國的基本國情進行革命和建設。毫無疑問,中國文化是中國基本國情中的無形的、精神的要素,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彌足珍貴的遺産,所以毛澤東主張: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産。 

  馬克思曾說:“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幷不是隨心所欲的創造歷史,而是在直接的、既定的、從過去繼承下來的條件下創造。”毛澤東的觀點無疑符合馬克思的主張,也符合孔子“因革損益”的歷史文化觀。即是說,無論時空如何轉換,後人對歷史文化傳統都要保持一份溫情和敬意,都要繼承和發展之,而不能斷然割裂和拋弃之——馬克思需要如是對待孔子,今人也需要如是對待馬克思和孔子。 

  拋弃了對傳統的溫情和敬意,必然會導致菲薄古人和盲目自大。“文化大革命”不僅延誤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更革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命,人爲製造了一個“文化荒漠”。就此而言,改革絕非單純地向西方學習和與世界接軌,而必須包括重新認知和續接中國自身的傳統,因爲這個傳統在經過了一兩代人的猛烈批判質疑和顛覆解構後,人們對它的陌生程度幷不亞于對西方的陌生程度。

  事實上,改革開放的第一波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潜存在人們心底的傳統意識。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激活的是農民勤儉持家的傳統,鄉鎮企業和民營企業的經營方式則體現了家族本位的倫理傳統。上世紀80年代,外商投資的75%以上來自華人資本,因爲中國文化有著强烈的“安土重遷”傳統和“落葉歸根”意識,華人華僑雖然身處异國,但心念舊邦—印度人和俄羅斯人對此羡慕不已。香港學者甘陽說:中國傳統本身就是中國改革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