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建構港澳共同體 深化珠三角合作

http://www.CRNTT.com   2009-01-07 10:32:24  


香港必須加強與内地特別是珠三角的合作,才能尋求繼續發展。
  中評社香港1月7日訊/香港立法會議員陳鑑林今天在《文匯報》發表文章,呼籲“建構港澳共同體,深化珠三角合作”。文章内容如下:

  現時港澳交流主要由民間主導,兩地政府今後需研究設立合作架構和機制,訂定短中長期目標,以推進港澳融合發展。短期內可從機制、設施和相互認識等方面入手,促進人員、資金、服務和技術等的流動,加強產業合作;中長期而言,可就建構港澳經濟、社會共同體進行研究,創新制度,逐步實現港澳共同體。 

  國務院常務會議在2008年12月通過《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將粵港澳緊密合作提升至國家戰略,強調三地協作,跨區域的一體化經濟規劃越見具體明確。不過,現時社會上的討論多偏重香港和內地的融合,有關港澳合作的意見,一般都集中在港澳競爭的層面上。其實,單說香港和澳門兩地便有不少合作空間,隨著港珠澳大橋日後落成啟用,彈丸之地澳門和香港之間的兩地協作,在珠三角的作用不容忽視。 

           港澳擁廣闊合作空間 

  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曾主張粵港澳合作需借鑑歐盟,推動一體化發展。其中,港澳兩個特區的經濟制度和歷史文化背景都較類近,民建聯早於2008年5月提出“港澳共同體”的概念,提倡港澳率先消除制度上的障礙,為深化粵港澳合作實現一體化鋪路。為加強港澳融合,實現“共同體”長遠目標,港澳應逐步消除內部形態邊界,促進兩地資源自由流動,以便發揮兩地優勢。為應付金融海嘯和今後種種全球性的經濟大衝擊,共同體概念既符合港澳發展需要,亦是落實國家區域合作發展戰略的重要部分。 
 
  “共同體”概念在經濟範疇上廣泛應用,已被視為國際間協調經濟利益、共享市場而組成的跨國性、區域性的經濟組織或聯合組織。目前世界上存在不少具有共同體特色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由東南亞十國組成的東盟、美加和墨西哥訂立的北美自由貿易區等是其中典型。“共同體”的好處很多,包括“有利體內成員優化配置資源和生產要素”、“有利加強體內成員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以及“有利縮小體內成員間經濟發展的差距”。 

  建構“港澳共同體”,主要透過逐步取消港澳內部形態邊界,令法規制度逐漸趨同,促進人員、貨品、服務、技術、資金的自由流動,實現從經濟以至社會、文化及行政的多層次、全方位合作融合。現時歐盟正是這種概念的實體。 

           兩地應設合作架構和機制 

  港澳所以能成為“共同體”,可以從三方面講:一、大珠三角區域因兩制不同,港澳在體制上遠較內地任何城市相近,跨境成本較低;二、澳門近年經濟發展迅速,令港澳關係出現變化,若攜手合作,將可開創商機,多元發展;三、港澳經濟發展路向和產業結構不同,可多方優勢互補,達致雙贏,例如香港可利用澳門作為萄語國家的經貿平台,以及延伸港服務業至澳門,澳門則可利用香港以發展博彩業以外的產業,分散博彩業不景氣的風險。 

  現時港澳雖不乏交流,卻只由民間主導,兩地政府今後需著手準備更多研究,設立合作架構和機制,訂定短中長期目標,以大力推進港澳融合發展。例如,短期內可從機制、設施和相互認識等方面入手,促進人員、資金、服務和技術等的流動,加強產業尤其是服務業的合作;中長期而言,可就建構港澳經濟、社會共同體進行研究,創新制度,逐步實現港澳共同體。 

  國務院上述文件,重點提出三地要在基建、產業、金融、人員往來和區域溝通機制五個領域加強協作,並以構建亞太地區最具國際競爭力城市群為目標,“港澳共同體”的構思正符合國家戰略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