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民族主義再解碼

http://www.CRNTT.com   2009-01-19 09:44:20  


 
  “第一級”被應用于在北京居住的外國人,他們的反戰聲音局限在純外交層面,和中國官方幾乎一致,因此,被准許游行到美國駐華大使館——這是1999 年美國使館被衝擊以來,這條示威路綫首次被批准。“第二級”被應用于學生團體,他們原來要求在美國使館門前示威,被拒,不過得以在校園內進行小規模游行,也算意思意思,這已是5年來的异數。“第三級”被應用于似乎應該是最愛國的新左派學者。這個新左示威原也被批准,但後來因爲出現重重障礙而取消了。

  由此可見,表面上最愛國的一群,却成了官方處理民族主義“親疏有別”的受害人。這也許因爲他們對政府而言最難控制,但更重要的是,他們對國家其它政策也有同樣興趣,不像一般大學生、中學生,只看重民族主義的表面宣泄,可以通過書記、讀書會、評核報告“曉以大義”加以疏導;更不像無根的外國人,真的只看重外交姿態。不過,說這些大題目要是單刀直入則過分敏感,以愛國之名,才可以暢所欲言。 

  借題發揮

  在媒體討論區和網上討論區,“愛國”群衆借題發揮的傾向,就更明顯、也更有創意。著名的網絡虛擬愛國大本營 (或自由主義者眼中的“憤青大本營”)《强國論壇》,就是在1999 年5月出現,它的原名,就是“反對北約空襲中國駐南使館論壇”。當時的論壇內容,充滿對3名喪生中國記者烈士的同情,强調“他們的血不會白流”、重申“中國人民不可侮”,更有網民自發爲他們設立了網上悼念館,用虛擬方式對烈士上香——這些,還是比較內斂的。

  到了南海撞機事件,由于群衆缺乏公開示威的渠道,網上悼念機師王偉烈士的文章,就顯得充滿針對性;而網上悼念王偉的人數,也遠超悼念南斯拉夫三烈士的人數。例如一首在網絡發表的名叫《王偉,你在哪里》的“新詩”,就有“强盜要回家了”、“虛僞的人又要慶祝人權的勝利”、“魔鬼再次成功顯示其普世價值”、“通過踐踏我們國土的尊嚴和人類的靈魂”等詩句,對政府處理的不滿溢于言表。

  到了9•11,中國官方加入美國主導的反恐同盟,網上却充斥一片歌頌拉丹的聲音,不少網民高呼“炸得好”、美國人“該死”、向拉丹和基地組織“致敬”,官方和民間就民族主義的立場,又出現了二元落差,而且,這次落差比1999年的南斯拉夫炸館事件更大。《强國論壇》至今保留有一個完善的舊數據庫,但2001年9月12日和13日的檔案不復存在,似乎內容太教人尷尬了。但我們通過其它途徑﹐依然能够追溯一些當時的網絡內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