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追問馬克思 可知金融海嘯根源

http://www.CRNTT.com   2009-01-23 11:38:27  


 
  把危機的根源最終鎖定在人性的貪婪上,似乎已經是美國主流經濟學的“終極關懷”了。但問題在於,比照它的“經濟人假設”(逐利是人的天性),我們發現,這個“終極關懷”經不起如下追問:同樣都是逐利的經濟人,為何次貸危機只發生在資本主宰的世界,而與資本不占統治地位的時代無緣呢?

  與美國主流經濟學的反思不同,馬克思的危機理論從來就不承諾無條件地認可自由市場經濟制度;而且,對於人的基因是否有貪婪“原罪”的血統論,馬克思也并不感興趣。馬克思的危機理論最核心的內容是關於危機根源的邏輯。這個邏輯包括以下要點:(1)經濟危機的本質是生產過剩;(2)生產過剩的原因在於“有效需求不足”;(3)“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於群衆的購買力不足;(4)群衆購買力不足的原因在於資本和勞動收入分配的兩極分化;(5)兩極分化的原因在於生產資料的資本家占有制度。那麼,馬克思關於危機根源的邏輯經受得住現實的拷問嗎?

  不少人認為,對於1929年的美國經濟危機以及之前的古典經濟危機,馬克思的理論或許還有較強的解釋力,可是對二戰以後的世界經濟就幾乎不再有什麼說服力了,因為“此資本主義”已非“彼資本主義”,資本主義發展到今天,已經具備了克服危機的“免疫力”。表面上看,當下的金融危機,其導火綫的確不再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是有效需求過於旺盛,以至於“過度”。正是這種“需求過度”造成了違約率不斷上升,最終導致信用崩潰。 

  面對不斷擴張的生產能力,避免出現生產過剩危機的唯一辦法,就是必須提高個人消費需求。怎麼才能提高個人消費需求呢?從歷史上看,西方發達國家相繼采用過以下辦法:(1)削減產量,比如把牛奶倒進大海。這種辦法既殘酷,又與資本的逐利本性相悖,故在當今時代,簡單地削減產量已被視為一種愚行。(2)擴大政府公共支出。這是在私人缺乏消費意願和實力的背景下,窮人買不起,富人不願買,由政府充當“消費者”和“投資者”。由於1970年以來的“滯脹”并發,西方國家政府對這種辦法的效果已頗持懷疑態度。(3)調整分配格局,比如通過稅收政策來促進購買力。由於這種辦法本質上是“劫富濟貧”,有違自由資本主義信條,所以不到萬不得已,這種“讓步政策”決不會提上議事日程。(4)透支消費,比如分期付款、貸款消費、信用卡購物、次級房貸等。這種辦法雖然有損於資本的即期利益,但消費者提前支付了遠期利益(即“寅吃卯糧”),故既能為唯利是圖的資本家接受,也能為囊中羞澀的普通勞動者認可,這已成為目前西方極為流行的一種生活方式。 

  從實踐來看,“透支消費”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在“透支消費”的支撑下,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美國居民的個人消費增速不僅沒有收縮,反而呈現出加速增長的態勢。“透支消費”與“透支經濟”暫時填補了收入與消費之間的缺口,從而掩蓋了本國的經濟擴張與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