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統一乃大勢 障礙在何處?

http://www.CRNTT.com   2009-02-02 00:17:06  


論壇會場
許歷農
  中評社香港2月2日電/中國評論通訊社、《中國評論》月刊不久前在中評社台北會議室舉辦座談會,邀請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王曉波、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吳瓊恩、台北大學教授毛鑄倫、世新大學教授曾祥鐸、中國文化大學教授蔡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湯紹成與會,在台灣前“國統會副主任委員”、“國策顧問”許歷農的主持下,就“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與障礙”暢所欲言,給出了各自獨到的見解。

  根據錄音整理的長篇發言刊登在新出版的《中國評論》月刊二月號上,全文如下:
 
    許歷農:兩岸和平統一 既要看台灣的情勢 更要看大陸的情勢

  我認為,談兩岸和平統一,不能光看台灣情勢,更重要的要看大陸情勢。以大陸情勢來說,目前是推動中國和平統一的最佳時候:大陸早年的清算鬥爭、三反五反、三面紅旗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乃至於文化革命的時候,除了武力解放台灣之外,幾乎沒有統一的工作。

  但是,從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推動改革開放之後,經過30年的努力,大陸發生了五大轉變:

  第一,從霸權思想變轉到王道思想。霸權思想以力服人,王道思想以德服人。前30年,大陸幾乎都在打仗,如抗美援朝跟美國人打,中蘇珍寶島戰爭跟蘇聯人打、對越自衛反擊戰跟越南打、印度邊界戰爭跟印度打。兩岸之間,戰爭打得不多,但登步島戰役、古寧頭戰役、東山島戰役,乃至八二三砲戰,這些戰役大多我都參加了。改革開放之後,鄧小平說,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世界上真正關係全 局、具有戰略性和全球性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和平問題,一個是經濟問題和發展問題。這個說法已經改變了霸道思想。胡錦濤也說,要堅持以和平方式來解決國際爭端,而不以戰爭手段解決。

  第二,從階級鬥爭轉變到和諧社會。毛澤東那時講,要以階級鬥爭為綱,年年鬥爭、月月鬥、天天鬥;到鄧小平時說,中國社會的矛盾不再是階級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與落後社會生產力的矛盾,必須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來達到共同富裕的目的。胡錦濤則說,要構建和諧社會。

  第三,從計劃經濟轉變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毛澤東時,是採高度集中計劃經濟的體制;鄧小平時候,傳統理論把計劃經濟等同於社會主義國家化,認為社會主義國家一定實行計劃經濟,而資本主義一定採市場經濟。他指出,市場經濟也好,計劃經濟也好,都是一種經濟的手段,與社會性質沒有關係。所以社會主義應該採行市場經濟。胡錦濤也很肯定這個說法,目前改革開放有效地完成從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

  第四,從破壞中華文化轉變成發揚中華文化。以前都是我們台灣講發揚中華文化;現在我們看到,大陸也在傳承和發揚中華文化,反而是台灣退步了。

  第五,從均貧思想轉變到均富思想。毛澤東時代認為,“一窮二白”很了不起,窮人革命,最高的社會地位是三代貧農;而鄧小平說貧窮不是社會主義。不過,大陸目前還處於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面臨幾個大的任務,包括擺脫貧窮落後、從農業社會變成工業社會等。

  由於這五大轉變,中國出現了歷史上最好的和平統一的時機,但這不是指馬上就可以統一,而是指增強了中國和平統一的經濟實力,改變了中國和平統一的態勢,增加了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