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誰的希拉里 奧巴馬還是克林頓?

http://www.CRNTT.com   2009-02-15 08:20:05  


 
  “巧實力”的提法,最早誕生於2007年一位哈佛大學教授的報告。直到近日被希拉里濃墨重彩地表述後,突然間成為外交領域最熱門的詞匯。 

  1月13日,希拉里在國會出席就其國務卿任命舉行的聽證會上說:“外交政策必須建立在原則與務實的基礎上,而不是頑固的意識形態;必須建立在事實和證據的基礎上,而不是情緒化和偏見……我們必須使用被稱之為‘巧實力’(smartpower)的政策,即面對每種情況,在外交、經濟、軍事、政治、法律和文化等所有政策工具中,選擇正確的工具或工具組合。” 

  這段嶄新的表述,不僅引起了美國媒體對“smartpower”的無限解讀,也激起了中國人對這個措辭的翻譯興趣,除了“巧實力”外,也有“精明實力”、“智慧實力”、“智慧強權”等等譯法。中國人揣摩“smartpower”的無限涵義,就像美國人努力理解“不折騰”的意味深長。 

  因為這個詞的誕生是與美國對外關係曾經的兩個提法——“硬實力”(hardpow-er)和 “軟實力”(softpower)相呼應的,因此,無論哪種中文譯法,基本上都將這個“巧實力”理解為一種結合了 “硬實力”與“軟實力”的軟硬兼施、兩手並用,也就是傳統的“大棒+胡蘿蔔”的政策,並由此斷定希拉里的外交手段其實並無新意,不過是用一個新提法來遮掩老思維。 

  這個結論未免武斷,而且片面。如果細查美國新政府眼前的世界和肩負的挑戰,我們或許可以對“巧實力”作其他理解——這個 “巧實力”也許並非很多人以為的那樣,是軟硬兼施的“大棒+胡蘿蔔”政策,而更可能是一種比“硬實力”軟一些、比“軟實力”硬一些的“中庸力”。 

  就中美關係而言,美國要實現其短期目標則必須依賴中國,寄望於中國繼續大把買進美國國債,以支持其經濟復甦。長期而言,美國會傾向於遏制中國的崛起,警惕中國削弱其全球領導者的地位。因此,保持與北京親密良好的關係,將是美國國務卿雷打不動的對華原則;同時,不時拿出人權等問題說事兒,給北京擺出一副冷面孔,也將是希拉里的常用手段。 

  希拉里已經看到,這個世界已經遠不同於她丈夫的時代,她也看到,總統奧巴馬全心全意於國內的經濟事務,外交經驗基本為零——他還根本沒來過中國,也至今沒有清晰的對華政策。因此,作為克林頓的夫人、奧巴馬國務卿的希拉里,在未來四年裡,或許既不是克林頓的、也不是奧巴馬的,而就是她自己的希拉里——一個靈巧、精明又中庸的美國國務卿。至少我們希望她這樣。中國會歡迎一個了解中國、看清世界大勢所趨的美國國務卿。 (來源:CCTV.com )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