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俞新天:對擴大台灣國際空間的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09-03-18 00:21:27  


 
  第四,參與全球性多邊組織並不是當務之急。可以看到前面幾項重要的合作已經需要相當的時間和努力。但是,可以先選擇涉及台灣人民最迫切利益的較不敏感的問題作為試驗,積累經驗。目前兩岸較有共識的是先討論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世界衛生組織的活動的問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定,台灣如要作為非主權國家加入,成為觀察員,必須解決法律的問題和程式的問題。關於法律的問題涉及世界衛生組織對觀察員的身份、資格的規定,全面論述需要另寫一篇論文,非本文所能包容。筆者祇想指出,即使兩岸已經充分討論達成共識,並與世衛組織找到了解決法律問題的途徑,那麼程式性的問題也需幾年才能解決,至少不可能在2009年5月前完成。因此這個問題又必須分為兩步走,即第一步台灣先成為世衛大會的觀察員。世衛大會的觀察員沒有表決權,不享有正式成員的其他權利,祇能列席大會和各委員會的會議,並提交書面意見和材料。台灣如果同意先成為世衛大會觀察員,現在就必須與大陸商討參與的身份或名義問題,並在內部取得基本共識。然後中國大陸再與世衛組織去磋商。這不是中國大陸沒有善意或為難台灣,而是必須遵守國際法和國際組織的規定和程式。台灣當局應當向台灣人民說明真實情況,消除陳水扁和民進黨散佈的虛假迷霧,才能夠切實推動進程。

  如果兩岸能夠務實而漸進地推動這一進程,其意義會超出事件本身,帶有試驗性質,可以為今後台灣參與類似的全球多邊組織探路,找到協商解決的模式。當然,各個國際組織的性質、規定各不相同,不能生搬硬套一個模式,但是經驗的積累和互信的增強將大有助益。

  以上論述的是筆者認為擴大台灣國際空間所首先應當考慮的議題。但是現實生活比學術研究豐富、生動和複雜百倍千倍,也許會把有些問題突然推到人們面前。因此對於前文中提到的十大類問題都應當預先研究,設計預案。兩岸學術界應當密切互動,深入討論,以便取得更多的成果和共識。兩岸的政府和學術界應就此問題建立機制性聯繫,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

  筆者深知,解決這個問題的困難和障礙超乎想像,許多專家、學者已經進行了大量深入細緻的分析,毋庸贅言。然而,筆者想要強調,人類的成功總是在克服困難之後。兩岸應當抓住當前的戰略機遇,勇於克服障礙,大膽探索新路,把兩岸的合作推向新階段,使兩岸人民的心靈靠得更近。

  注 釋

  1 蔡瑋:《中華民國與聯合國》,1993年,第140頁。書中指出,至1993年台灣已加入10個政府間國際組織。後來台又加入了亞太經合組織和世界貿易組織,故總計12個。

  2 黃嘉樹、林紅:《兩岸“外交戰”——美國因素制約下的國際涉台問題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308至309頁。

  3 見馬英九在台“外交部”闡述“活路外交”的理念與策略,見台灣“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2008年8月4日。

  4 李本京:《台北如何因應三角關係——美國兩岸政策之原則及演變》,台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008年7月2日。

  5 楊開煌:《兩岸國際共存:北京的顧忌與台北的努力》,台灣《海峽評論》,2008年11月1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