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形勢嚴峻 香港金融業轉型需新思維

http://www.CRNTT.com   2009-03-21 00:17:13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各方面都有足夠條件開發碳交易市場;此外,中國內地作為全球碳排放權供應量最大的地區之一,市場潛力不容忽視。有分析就認為香港可協助內地,制訂更國際化的碳權標準。

  作為第一步,急切需要在香港成立亞太區內第一個溫室氣體排放配額交易市場。香港交易所正研究發展碳排放權等相關金融產品,但態度並不積極。另一方面,新加坡已經開始碳交易業務;而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與北京環境交易所已先後於2008年8月宣佈成立,目標之一就是要推進環境權益交易的市場化。可見國內對利用碳交易等環境權益交易以達至減排及融資的作用,抱有一定的期望。香港如不及早和著力開發和佔領這個市場,又會被邊緣化。

  事實上,在香港發展碳交易市場,將不僅只是香港得益,國內企業都會因此受惠。目前,中國的碳交易價格遠比國際市場價格為低,有論者將之歸咎於國內缺乏碳交易市場及核證機構,令國內企業在出售碳排放權時缺乏議價能力。香港如能夠在區內成功突圍,發展起針對國內企業的CDM專業仲介服務,將有助國內企業在CDM融資上取得更合理的回報,既能促使更多海外資金投入國內的清潔生產項目,也能為日後在香港全面發展碳交易市場作好準備。

  另一方面,《京都議定書》在2012年的處境仍屬未知之數,發展中國家屆時也可能要實施減排限額;若然,則不論是亞洲、全中國或是廣東省、珠三角等都要透過碳市場的交易以達到指定減排目標,市場的需求及活躍程度將不能同日而語。雖然最近有市場人士認為碳交易市場仍未明朗,對香港發展碳交易市場有所保留,但觀乎目前的發展勢頭,可以算是機多於危。以降低風險的角度而言,香港可先以鄰近地區(廣東省、珠三角)的企業為對象,發展CDM仲介業務及有限度的碳權交易(例如點對點貿易),逐步累積有關的經驗及專業人才,為未來建立全面碳交易市場作好準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