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北川,該如何告別?

http://www.CRNTT.com   2009-04-05 09:13:42  


 
  今天的北川廢墟封鎖線前,建起了不少售賣紀念品的商店。許多和這場地震無關的人,都想到這裡看看。商店將北川歷次劫難的圖片拿出來兜售,10元一張,生意還不錯。據說,北川地震博物館的規劃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據地質學家說,北川在地震中遭受的各種次生災害,在科學上是難得的標本,將這一樣本保留下來,有著十分重要的科學價值。當年唐山地震,由於在原地重建,許多有研究價值的遺址都沒有留存,讓許多科學家後悔不已。而新唐山雖然漂亮,但整個城市的記憶卻因此變得殘缺。這些遺憾的確不該在北川重演。 

  但我多少還是有些擔心,擔心保留下來的北川會變成旅遊景點,變成靠災難賺錢的新景觀。我真希望這種擔心是一種多慮,但我在災區看到的卻是許多相反的信息。北川中學一棟上世紀80年代的教學樓在地震中粉碎性解體,死傷學生數百人。當地官員告訴我,地震的作用力非常複雜,並不能簡單地說這棟教學樓的垮塌一定有人為因素。但問題是,直到現在也沒有任何機構對北川中學蹊蹺的地震破壞作出科學分析,更不用說北川縣城裡那一座座倒塌的和沒倒塌的建築了。如果不做這些工作,保留這座龐大的廢墟,究竟意義何在呢?我最擔心的是,也許有一天,這裡每天如織的游人,能通過這座廢墟感受到大自然的破壞力,卻沒有人知道究竟哪座建築物的倒塌是原本可以避免的。還有,該怎麼面對一座座建築物下仍然被擠壓的骸骨?如何向他們的家人解釋,不能將他們挖出裝殮安葬?所有的災難歸結到最後,都是人的災難,我們該如何體現對每一個死難者的尊重?在為後世留存廢墟和將死者挖出安葬之間,我們是否曾經在心靈中作過權衡和掙扎?我不確定,亦不想猜測。 

  在即將離開北川的時候,我想,如果將來北川縣城一定要建成一座博物館的話,應該在每座廢墟旁,將每個遇難者的名字鐫刻在一座碑上,碑上一定要寫下他們的姓名、生平、遇難的故事。讓每個死者都成為栩栩如生的人,這是為了保留廢墟,我們必須對每一個死者表達的歉意。

 (王志安,中央電視台《新聞1+1》欄目主編)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