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廣東雙轉移戰略的困難與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09-04-10 11:14:38  


 
省政府過於低估困難

  但是廣東省政府過於低估對於推進雙轉移戰略中將遇到的困難,對於實現由“廣東製造”向“廣東創造”轉變為主要特征的產業升級會遇到的挑戰認識不足。產業升級和轉型過程決不可能是一帆風順和一蹴而就的,政府必須充分意識到這一過程的艱巨性和長遠性。總體而言,產業升級中所遇到的困難與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珠江三角洲地方政府的排斥和抗拒。大量低附加值企業不僅是地方稅收的貢獻大戶,而且為當地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更為重要的是,在珠江三角洲的許多地區,很多服務業的發展依賴於這些企業,如金融,物流,飲食和娛樂行業。

  低附加值和勞動力密集型行業的轉移無疑會嚴重影響地方經濟發展,導致地方經濟增長減速。在無法保證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足以填補由低附加值企業轉移所造成的損失時,地方政府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勢必會對廣東省政府推行的雙轉移戰略採取觀望,拖延和抗拒等方式來應對。地方政府和企業在實施“騰籠換鳥”戰略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如果沒有它們的積極配合,這一戰略難以順利推行。

  第二,在實施雙轉移戰略過程中,由產業聚集效應所引起的挑戰不容低估。得益於優越的地理區位條件,市場規模和政策優勢,眾多經濟要素如工人、資金和技術高度集中於珠江三角洲,從而促使大量低附加值產業和與之相關的上下游產業也逐步聚集於這一地區。

  可以說珠江三角洲地區已經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產業配套發展鏈條。產業集聚帶來的規模經濟效應和技術擴散作用又更進一步推動了低附加值和勞動力密集型企業集中於此。在占廣東省規模以上工業生產總值70%以上的九大支柱產業的地區分布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工業生產高度集中於珠江三角洲地區,而廣東兩翼和北部山區的工業發展相當落後。

  以電子信息、電器機械和交通運輸設備製造三大產業為例,在2007年,排名前三位的地區全部集中於珠江三角洲地區。它們分別占廣東省電子信息,電器機械和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規模以上工業生產總值的76.7%,63.8%和86.2%。

  在過去三十年改革開放的歲月裡,珠江三角洲工業和經濟的高速發展受惠於這一自我增強型的產業聚集。大量以出口為導向的低附加值產業極大地推動了珠三角經濟的騰飛。如何打破低附加值產業集聚,從而推進產業分散和轉移將是擺在政府面前的難題。

珠三角產業空心化問題

  對於廣東兩翼和山區來說,由自身內陸位置和山區地理劣勢帶來的高額運輸成本,以及缺乏規模經濟和產業聚集的擴散效應,使許多低附加值企業的整體生產成本過高因而不願轉移至此。我們知道大多數這類企業生產是以出口為主的,因此交通運輸時間的長短和成本的高低對於他們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建於廣東兩翼及山區的產業轉移園發展不盡如人意的重要原因。

  據了解,目前只有相當少的低附加值企業轉移進入產業轉移園。政府意圖以政策引導和行政手段來強力推行產業和勞動力雙轉移戰略是難以成功的。政府必須首先解決兩翼和山區運輸成本過高和缺乏規模經濟效應的問題,從而提升這些欠發達地區對於轉移企業的吸引力。加快建設連接廣東邊緣地區與珠三角的交通基礎設施是降低運輸成本,提升兩翼和山區整體吸引力和競爭力的重要環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