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為美國金融穩定發揮重大作用

http://www.CRNTT.com   2009-05-14 00:17:03  


中美不僅需要“同舟共濟”,還要“攜手共進”。
  中評社香港5月14日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甄炳禧在新近出版的《中國評論》月刊5月號發表專文《中美經貿:同舟共濟合作共贏》。作者表示:“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在上任後首次訪華期間,傳遞了一個美國與中國要在當前金融危機中‘同舟共濟’的信息,這得到了中國領導人的認可。”而“中國領導人向奧巴馬新政府發去一個更重要的信息:應以共同應對危機為契機,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來打造一個全面長期穩定的中美合作關係,從而有助於世界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讓中美兩國、乃至世界各國獲得合作共贏的結果。”全文如下: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在上任後首次訪華期間,傳遞了一個美國與中國要在當前金融危機中“同舟共濟”的信息,這得到了中國領導人的認可。的確,國際金融危機對中美兩國經濟及雙邊經貿都產生嚴重衝擊,作為世界第一、第三大經濟體美國和中國,需要在危機期間同舟共濟,共克時艱,以帶動全球經濟復甦。同時,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會見希拉里時指出:“中美建交30年來的歷史證明,合作共贏是唯一正確的道路。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中美不僅要同舟共濟,還要攜手共進。”顯然,中國領導人向奧巴馬新政府發去一個更重要的信息:應以共同應對危機為契機,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來打造一個全面長期穩定的中美合作關係,從而有助於世界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讓中美兩國、乃至世界各國獲得合作共贏的結果。

          中美經貿關係發展的主要特點 

  中美建交30年來,儘管兩國關係磕磕碰碰,但雙邊經貿關係基本保持合作發展的勢頭,並呈現如下主要特點。 

  首先,經濟相互依存不斷深化,並出現相對均衡的態勢。在中美建交初期,兩國經貿微不足道。經過30年發展,兩國已變成互為重要的經貿夥伴,相互依存的天平從原來中方依賴美方多的“一邊倒”逐漸變為雙方相對均勢。目前,中國是美國第一大國債債權國、第二大貿易夥伴、第三大出口市場。截至2008年年底,中國持有美國國債近7000億美元。與此同時,美國是中國第一大出口國、第二大貿易夥伴、第二大外國直接投資來源國。 

  其次,經貿關係出現結構性變化,向全方位和多領域擴展。中國對美國出口商品結構得到優化,從過去的初級產品、技術含量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佔最大比重,轉變為機電產品等資本密集型產品佔主導。中美服務貿易額從2000年的85億美元增至2007年的230億美元。美國對華投資領域在不斷拓寬,投資專案除機械製造、運輸車輛、電子、電力、石油、化工、紡織服裝、食品、醫藥等製造業外,還涉及信息諮詢、房地產、金融、保險、外貿、會計等服務行業。此外,中美經貿關係還擴大到服務貿易、技術研發、證券投資、能源、環境、宏觀經濟政策、國內結構性經濟問題及在多邊經貿、金融領域的協調等新的更廣泛的領域。 

  第三,經貿摩擦頻發,並趨於常態化。隨著中國經貿規模擴大和加入WTO ,美國把中國看作非發展中經濟體,要求中國在國際經貿活動中遵守發達經濟體標準的“遊戲規則”;同時,又把中國當作非市場經濟體來對待,動輒以相關規則對中國出口設限。因此,中美經貿爭執擴大,摩擦經常發生,美保護主義手段更加多樣化。近些年,美對華發起的貿易爭端突出表現在反傾銷、反補貼、紡織品、貿易失衡、人民幣匯率、知識產權保護、食品安全等方面。此外,競爭政策、勞工標準及環保標準等問題正逐漸在中美爭執中浮出水面。中美經貿爭執已由產品、企業等微觀層面延伸到政策、體制、行業等宏觀層面或“制度”層面。
 
  第四,經貿協調機制化,主要機制層次提高。中美之間已建立了中美商貿聯委會(JCCT)、中美經濟聯委會( JEC)、中美戰略經濟對話(SED )等經貿協調機制。特別是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是中美兩國在經貿領域搭建的一個規格更高、領域更廣、層次更深和綜合性更強的協調機制。這些協調機制對相關領域或具有全局性戰略性的問題進行磋商,以保障雙方關切的問題得到及時應對和處理,有助於雙邊經貿矛盾的緩解, 對推動雙邊經貿關係的正常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