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從深港一體化看海西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09-05-14 08:49:06  


 
   海峽兩岸實施綜合經濟合作協議的必要性 

  1991年至2000年,台灣地區經濟平均增長率為6.8%;2001年至2006年間,台灣地區經濟年均增長率只有3.7%,低於世界4.1%的平均水準,更低於亞洲發展中經濟體的平均增長率。高雄港在20世紀90年代曾多年穩居全球第三大貨櫃港的地位。進入21世紀後,相繼被釜山、上海、深圳、迪拜等港口超越。2008年,高雄港跌出全球前十大港口之列。 

  台灣地區對大陸出口占其出口的四成,而且大陸是台灣地區貿易順差的主要來源,台灣地區對大陸的順差額遠遠高於台灣的總體順差。在當前經濟條件下,如何推動出口、至少是如何將影響出口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成為台灣當局必須解決的經濟難題。而加強與大陸的合作,特別是加強與海西經濟區的合作有望成為台灣當局解決經濟難題的主要途徑之一。 

  兩岸領導人的表態使海峽兩岸的合作具備現實基礎。2008年6月,馬英九提議簽署兩岸“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定”。2008年12月31日,胡錦濤主席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30周年座談會中,建議“兩岸可以簽訂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建立經濟合作機制”,並“探討兩岸經濟共同發展與亞太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相銜接的可行途徑”。今年3月,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加快推進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推動簽定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逐步建立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 

   海西經濟區發展前景與產業機會分析 

  交通業將成為海西經濟區建設的首要受益行業。從深圳的經驗來看,深圳市憑借其與港毗鄰的橋頭堡地位、依托於其廣袤的珠三角經濟腹地,在國內率先把現代物流業定為本地區三大支柱產業之一,通過加大對地區交通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力度,使得地區物流業發展迅猛,該地區也正朝著“有影響力的物流樞紐城市”目標穩步邁進。 

   通過10到15年的努力,海峽西岸將形成幾個具有較大規模的產業群、港口群和城市群,成為中國的經濟發達區域。海峽西岸經濟區與台灣的不斷深入交流必將對交通運輸產生高度需求,福建省將會成為立足海西,輻射全國的對台經濟交流腹地。 

  運營福建省內沿海高速公路大通道的福建高速、定位於成為福建省國際航運樞紐港的廈門港務及福建核心機場廈門空港均將在新時期的對台經濟往來中長期受益。 

  房地產業和建材行業也將從海西經濟區建設中受益。海峽兩岸的關係已經得到很大的改善,海西經濟已給福建帶來新的活力,我們預計福建省的房地產業有望取得更好、更穩定的發展。從福建省內的情況來看,房地產開發投資主要集中在廈門市、福州市、漳州市和泉州市等省內大中城市。其中廈門市和福州市兩市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已經達到全省房地產開發投資的60%左右。

  海西經濟區的發展必然會促進福建當地工業地產、商業地產和商品住宅的發展。目前在廈門開發房地產項目的福建省上市公司主要有建發股份(12.28,-0.05,-0.41%)和廈門國貿(14.39,0.10,0.70%)易,在福州開發房地產項目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中國武夷(7.28,-0.06,-0.82%)和三木集團(5.23,-0.07,-1.32%)。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