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王崑義:民進黨 “殺很大”?

http://www.CRNTT.com   2009-05-19 08:27:39  


 
           道德派vs.認同派

  當然,阿扁和李登輝反目造成的惡果,就是把政權拱手讓給馬英九,讓本土政權也只能曇花一現,也讓2004年李扁“牽手護台灣”的歷史詩章,只能空留回憶。面對過往的不堪,當阿扁又把刀轉向揮向掌權的蔡英文之時,民進黨中央的回應就更顯得謹慎,免得扁李交惡的後果再現。

  可以看得出來,民進黨對付阿扁把爆料當成鬥爭工具的作法,就是採取“二不一暗”的對策--即不回應、不探視、暗切割,讓阿扁像是掉落在深井中,怎麼呼喊,他的聲音也只能在井中迴繞。民進黨人知道,他們不可能把阿扁的嘴巴封住,所以只能期盼他的聲音能夠侷限在很小的範圍,避免民進黨的形象一次次的被傷害,一次次的流血,這是他們唯一能夠守住民進黨最後一絲的道德形象與希望之所在。

  只是,為了護住道德,難免就顯得無情,阿扁在牢籠裡不斷的揭發民進黨高層的隱私,他的用意不只是想再以“台獨教父”自居,也是要把對他不理不睬的民進黨高層打成“無情無義者”,用以發洩心中的不滿。所以阿扁在牢龍中最大的遺憾,不是沒在任內宣佈台獨,而是他識人不清,任內用的都是一些“無情無義者”,這一方面力挺阿扁的陳唐山,在接受台灣《自由時報》專訪時就痛批︰“陳水扁在司法未確定其有罪前,不能無情無義急著切割,民進黨若由一群無情無義的人在操弄,要如何把這個社會帶進有情正常的社會?”這不也是說出阿扁的心裡話嗎?

  當然,也因民進黨對阿扁採取“暗切割”的作為,民進黨與阿扁就形成“道德派”與“認同派”兩種壁壘分明的對仗陣營。“道德派”除了蔡英文為首的民進黨中央之外,包括外圍的蘇貞昌,也有意無意的向這派靠攏。而遭到阿扁揭發曾經有意對他“逼宮”的謝長廷陣營,也因台南縣長提名之爭,而逐漸倒向黨中央這一邊來,讓原本“新系”與謝長廷陣營所代表的“反新系”之間的對壘關係,反而由挺扁陣營取代了謝系的角色,所以阿扁的“殺很大”,沒有消弭民進黨中央為首的“道德派”勢力,反而讓“道德派”更加壯大。

  而以“台獨教父”自居的阿扁,雖然力挺他的有力的綠營人士越來越少,但對他死忠者,卻還是不棄不離,除了前面所提到的陳唐山之外,還有相當堅持“本土路線”的遊錫,以及其他像掌握媒體發言權的金恆煒,在美國外圍的大陸人士曹長青,也都一再地發文力挺阿扁。例如,金恆煒為了力挺陳唐山選台南縣長,他就明白的批評蔡英文是:“外行領導內行,好像不知政治責任為何物”;曹長青更直指:“蔡主席居然不知道(或者故意迴避)民進黨和國民黨的根本區隔在國家認同上,這是不可原諒的”。

  由於挺扁陣營以“認同台灣”自居,阿扁的“認同派”遂逐漸成形,“認同派”掌握台灣綠營的主流媒體,不斷的對蔡英文為首的“道德派”發起輿論戰的攻勢,逼得蔡英文也不得不親自落筆寫下“以新本土觀捍衛台灣 ”,作為反擊的武器。只是什麼是“新本土觀”,其實很難用幾個字就說清楚,特別是從李登輝以來,“本土”這兩個字已經被綠營濫用到極點,蔡英文私自加上一個“新”字,是否就能煥發出新的意義,其實還是讓人“莫宰羊”(台語不知道、不清楚的意思)。

  蔡英文既然無法用隻字片語說清楚“新本土”的意義,只好以行動作為詮釋的基礎,於是民進黨中央就採取逆向的操作行動,希望讓民進黨的支持者能夠身體力行的理解其中的意義,而這個逆向操作的思考,就是民進黨所規劃的“517反傾中大遊行”,亦即民進黨認為要建立“新本土”,就是要重回到街頭上“反傾中”,讓“反中”的旗幟變成是支撐蔡英文所提的“新本土”的背後力量,也避免民進黨切割阿扁的“道德性”被“認同”的訴求給擊垮。

  只是,民進黨雖然決定發動30萬人到台北街頭進行“517反傾中大遊行”,但這項行動是否真的能夠挽救民進黨的“道德”形象,恐怕還是只有天知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