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企業應重社會責任 香港需關注

http://www.CRNTT.com   2009-06-07 10:15:20  


 
           正面企業 應受嘉許 

  香港向來標榜為自由社會,政府介入市場運作的情況幾近零,一切都由企業以迎合市場需求謀生存,這就難免造成一些企業以追逐高利潤作為目標,並在無休止的追逐高利潤行為之下,不斷互為影響而形成一種負面現象。針對這樣的情況,政府應該出手紓解社會不滿情緒,才能形成和諧局面。這裡提出三點建議作為參考:第一,努力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良好的營商環境對於企業來說,等於鋪設了營商的一道平坦道路,像旅發局催谷旅遊業的行為,實際收效便在香港零售業及旅遊業表現出來。目前政府各項措施都明顯對各行業有所幫助,在這樣的有利形勢下,企業如果不考慮自己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不論經濟環境優劣一味追求高利潤,難免增加市民反感。第二,對於不負責任企業,宜採取教育糾正及必要的打擊措施,壓制負面形象可以從樹立正面形象入手,樹立正面積極的企業形象等於對負面企業構成壓力,令其自我反省而走向正面的經營道路,正負形象兩種不同版本發生碰撞必然形成促動作用。這方面的措施可以很多樣,譬如為誠信企業及負責任企業提供新增職位津貼,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中就有動用六億元推行“新增職位薪酬津貼計劃”的內容,對過去半年沒有減薪和裁員的企業加以獎勵,在開設新職位時獲得政府每月五千元或月薪一半的津貼,為期一年。利用這種既實惠又可以提高聲譽的措施,等於直接提高企業本身的信譽。第三,因應香港中小企業起骨幹作用這種因素,可以考慮為負責任的企業作出嘉許和獎勵。不要小看這種嘉許和獎勵的作用,此前消委會推出Q嘜標誌收到的效益就是一個最好例子,它不但令市民對信譽卓著的商戶有很大信心,更令訪港旅客明顯傾斜於這種標誌的商家。

           勞資雙方 建立互信 

  今年下半年經濟相信難以看好,失業率評估多認為不會就此止步,甚至可能攀升到接近8%水平。提出對失業率最具壓抑作用的負責任企業問題,可以促使更多企業對社會有承擔感。幾個月來,像雷曼事件、某企業私有化事件及藥廠產品質量事件,都令市民意識到負責任企業和企業對社會的承擔感是令香港經濟不受衝擊的關鍵。因此,共渡時艱不應被單方面當作向員工開刀的代名詞,而應包括建立負責任企業這種重要因素。 

  事實上,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可以做的很多,其中有最重要的三方面:一是資方能否與勞方保持良好溝通關係,令勞方意見得到抒發,並積極作出回應。

  二是企業管理透明度是否足夠,下情上達或上情下傳能否暢通無阻。三是勞資雙方的信任程度,勞方對資方的信任程度越高,說明勞資雙方合作程度越高。如果這三點都呈正面,相信可以奠定一個企業良好的社會責任形象。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