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不能把積極財政異化成建設型財政

http://www.CRNTT.com   2009-07-12 09:33:43  


能够有效解決中國消費和投資失衡的財政政策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積極財政政策
  中評社北京7月12日訊/在積極財政政策和以明顯超過“適度”的寬鬆貨幣政策兩個風火輪的助推下,當前中國經濟形勢出現了明顯的企穩和復甦跡象。進入6月份以來,全社會用電量出現了明顯的正增長,擺脫了數月的負增長態勢。出口也在6月份出現了明顯的增長跡象,商務部副部長易小准日前表示,上半年外貿出口較去年同期下降21.7%,較前5月的21.8%的出口降幅有所收窄,出口止跌跡象顯現。在投資方面,房地產領域的投資活動也出現了明顯的回暖態勢。

  證券時報發表學者劉曉忠文章表示,當前中國經濟局面來之不易。為阻止經濟持續走弱,中國政府採取了較為“激進”的財政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方面,上半年僅中央財政就投入了5600億元,而與積極財政政策配套的是,上半年銀行投放了近7萬億的信貸資金。如此大的資源投入,才換來當前中國經濟回暖。然而,當前經濟復甦的持續性仍有待觀望,不容樂觀。目前推動經濟回暖的基礎依然不牢固,私人投資依然未能有效激活;最終消費內需從目前看,也未出現有效啟動的明確信號;出口近期雖有止跌跡象但趨勢依然不明朗;至於政府投資,許多項目既不創造收入,更難談利潤,且缺乏可持續性。

  在當前這種複雜局勢下,撬動國內消費需求,是一招難走之棋,但同時也是盤活整個經濟的關鍵所在——內需是綱,綱舉則目張。那麼如何撬動內需?顯然,在這方面貨幣政策難以生效,重任自然落到如何調整和布局財政政策資源等問題上。

  令人欣慰的是,在7月4日的首屆全球智庫峰會上,國家發改委收入分配司司長張東生表示下一步國家將從5個方面促進收入分配改革,以拉動消費,推動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

  文章認為,張司長講話中提到的下一步政策調整方向,可以說是抓住了中國經濟的主要症結。提高居民消費水平,改變居民消費率偏低的局面,首先需要改變的是當前以政府建設型投資為主的積極財政政策,把當前用於建設型投資的政府財政資源重點轉向真正有助於改善民生、有助於增強居民消費能力的層面。即當前的財政政策需要的是換檔而非加力。世行權威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居民消費支出占GDP的比重為34%左右,低於世界中等收入國家60%的平均水平,甚至低於中低收入國家41%的平均水平。居民消費占GDP比重嚴重偏低成為中國經濟結構最突出的缺陷之一。然而,去年11月份以來的4萬億財政刺激計劃雖然有相當部分投向民生領域,但從具體的投資項目來看,三分之二左右的資金投入到了所謂的“鐵公基”領域,建設型財政特征十分突出。即便是投資民生領域實際上也是以建設投資為主。不論是投向民生領域的還是非民生領域的投資,究竟對撬動消費內需能起多大作用,是令人擔憂的。從歷史數據和理論邏輯上看,4萬億對消費內需的撬動效用相當有限,甚至還存在對最終消費的擠出效應。

  一方面,規模巨大的建設型投資本身就占用了政府有限的財政資源。如在財政資源相對穩定下,建設型投資所用的資源越多,公共型和保障性所占用的資源就越少。另一方面,巨額財政赤字刺激計劃意味著政府花未來的財政收入來進行投資,赤字越大未來居民的稅收負擔就越重。顯然,當前巨額的建設型財政資源使用不可避免地對目前和未來的居民最終需求產生負面影響。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90年代以來,每次政府大規模赤字計劃背後都不同程度地伴隨著居民消費占GDP比重的下降,如1994年前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在50%以上,之後則出現了居民消費占GDP比重的下降到50%以下。同樣,1998年為應對東南亞金融危機推行積極財政政策,到2000年之後居民消費占GDP的比重再次下降到40%以下,2007年時消費占GDP比重僅有34%。這是否具有確定的邏輯關聯,需要進一步論證,但至少目前看來其相關性相當明顯。

  文章指出,當前有效改善中國經濟內需不足的短板,從財政政策角度上分析,應該更多地把政府可動用的財政資源轉移至能夠有效激活最終居民消費需求上來。有關研究報告顯示,消費對非生產性投資的彈性為0.6,即非生產性投資每提高1個百分點,消費提高0.6個百分點。這與近年來生產性投資與消費的弱相關形成鮮明的對比。

  具體政策方面,一是減稅,一是轉移支付。就目前看,降低工薪階層的個稅負擔,加快實行以家庭為單位的綜合計征方式,真正發揮個稅的收入調節功能;同時降低部分產品的消費稅、與消費相關的營業稅等以降低居民的消費門檻。就轉移支付來講,中央政府向地方的轉移支付更多地向人落實,而非項目,從而使得轉移支付能更有效地提高居民消費力,而非政府的固定資產。如轉移支付可以以居民醫療福利等保障福利的形式直接落實到人,並通過加強醫療體制改革,放開醫療市場的准入制度等促進醫療事業發展,這不僅降低了居民的醫療支出,從而增強居民的消費購買力,且有利於增強私人資本進入醫療市場,促進醫療事業的發展等。

  總之,積極財政政策並不是通過加大赤字來進行政府投資,這只是一種表象。在居民購買力不足的情況下,能夠有效解決中國消費和投資失衡的財政政策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積極財政政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