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教師漲工資 “有價無市”貽害大

http://www.CRNTT.com   2009-08-24 10:55:51  


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並不是缺少規定,而是缺少執行
  中評社北京8月24日訊/紅網今天發表評論員劉昌海的文章“教師工資不能總是‘有價無市’”,作者認為,“雖然教師的待遇不高,但絕大多數教師都在兢兢業業做著自己的本職工作。如果國家的加薪政策總是讓教師們空歡喜,只會降低政府的公信力,也難免影響到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最終受傷害的是我們國家的未來”。文章內容如下:

  近日,教育部下發《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其中提到班主任工作量按當地教師標準課時工作量的一半計入教師基本工作量。班主任津貼納入績效工資管理,在績效工資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傾斜。(8月22日《京華時報》)
  
  對於那些長年在一線辛勤工作的班主任老師來說,這無疑又是一個重大的“利好”消息。只不過,這個“規定”何時能夠變成現實,讓人覺得心里沒底。
  
  從1994年開始實施的《教師法》規定“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到2006年修訂的《義務教育法》中關於“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於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的條款,教師工資一直在享受著字面上的公務員待遇,而且還變得越來越低。剛剛進入2009年,溫家寶總理就表示,將從1月1日起在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制度。但時至今日,大多數地區的績效工資政策還處於制定階段。
  
  有一個新謎語,謎面是“教師漲工資(打一家用電器)”,謎底是“空調”。這個謎語道出了教師們一次次工資調整,一次次失落後的無奈。總有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每逢“機構改革”“聘任制”“養老金改革”之類的風吹草動,肯定先在事業單位或者教師隊伍中進行;而一到漲工資和各種補貼的時候,則要先從公務員開始。等最後輪到教師時總是雷聲大雨點小,甚至遲遲不能到位。而且,越是“垂直管理”的特權部門,執行漲工資政策就越快越及時。我們一直在強調“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可令人不解的是,為什麼有關部門總是在這個“根本”上折騰。
  
  其實在教師當中實行“績效工資”本身就有“簡單問題複雜化”的嫌疑。學校的教師崗位複雜,變動頻繁,很難具體量化。而且,把教師的工資用企業“績效”的方式來確定,在執行中很容易違背“素質教育”的精神。在原有的工資框架內,把幾十年不變的“班主任津貼”標準漲上去,比折成“標準課時工作量的一半”更方便直觀、簡單明了,也更具備可操作性。
  
  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並不是缺少規定,而是缺少執行。目前我們國家的財政狀況,最困難的是縣級。待遇最低的教師群體,是農村教師。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國家光有政策,地方沒有資金,教師漲工資只能是“空調”。這就造成一個悖論:國家一方面在努力解決農村的教育問題和農村教師的待遇問題,另一方面又把這些困難推給了地方政府。我們可不可以參照某些“垂直管理”的公務員,由中央統一撥付工資,真正做到教師工資“不低於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呢?
  
  雖然教師的待遇不高,但絕大多數教師都在兢兢業業做著自己的本職工作。如果國家的加薪政策總是讓教師們空歡喜,只會降低政府的公信力,也難免影響到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望梅止渴”的做法,第一次也許有用,但下一次就很難形成反射。“畫餅充饑”,也許能飽了眼福,但於肚子無益。教師工資總是“有價無市”,最終受傷害的是我們國家的未來。

首 頁 | 廣告查詢 | 訂閱方法 | 中國評論新聞網 | 學術出版社 | 關於我們 | 聯繫我們 | 免責條款 | 版 權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