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牛肉風雲 美國不可霸王硬上弓

http://www.CRNTT.com   2009-11-05 11:13:57  


美國牛肉壓力引發民衆反彈
  中評社台北11月5日訊/《中央網路報》今天登出評論文章“牛肉風雲啟示錄”,文章表示相信“政府不會笨到與人民的利益為敵,而目前的情況也顯示保護的機制正一步一步建立中”;“也希望美國政府以及美國肉農從此一事件中學到一課,台灣是一個民主社會,處理美國牛肉進口,有民主的自我保護機制,不是霸王硬上弓就可以達成目標。 ”

  開放美國牛肉進口,是台美雙方經過長期協商後的結果,只是消息一傳出,有如在池中丟下一塊大石,引起軒然大波。美國到現在還是狂牛症疫區,狂牛症又是不治之症,開放與否,社會各界自然關注。韓國李明博“總統”在去年開放美國牛肉進口,引起政治風暴,民調支持度大幅下滑,並導致“閣員”辭職,可以說是殷鑒不遠。 

  因此,有不少人質疑,政府難道事先沒有預料到國內民眾的反應嗎?這是合理的質疑,但也是缺乏深思的質疑。台灣的外交處境艱困,國際經貿競爭又激烈,如何為“國家”爭取最大利益,是政府的責任。我們從這個角度來觀察,應該會有不一樣的看法。 

  台灣目前正準備與大陸洽談ECFA,因為大陸是台灣最大的貿易伙伴,為了與東南亞“國家”取得公平的競爭地位,不能不積極參與這個區域經濟。同樣的,美國是我國第三大貿易伙伴,而韓國與美國已於二00七年四月簽訂了貿由貿協定,並於今年正式啟動,屆時美韓雙方的現有工業品關稅將降低至85%左右,未來三至十五年則廢除剩餘關稅。在這種情勢下,如果台灣未與美國簽署類似協定,根據“國貿局”的評估,台灣對美國出口直接影響的金額,可能達到10至21億美元,佔台灣對美出口總值的2.9%至6%,如果加計從大陸間接出口的部分,影響將更為巨大。由此可知,政府必須加速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台灣與美國政府的談判,必然是有取有予,雙方各自都有“國家”利益的考量。台灣一方面要維持台灣大陸與美國的三角平衡關係,一方面要維護民眾的利益;美國當然也希望維持三角平衡關係,但也要為美國肉農爭取權益。這種談判關係,不是一次性的談判關係,可以說是多次的賽局,因此談判的結構與過程,就有許多不足為外人道也的辛苦與壓力。 

  政府當然知道國人會反對開放美國牛肉進口,從韓國的例子來看,美國政府也應該了解台灣人民會有激烈的反應。因此,從多次賽局的觀點來看,雙方政府間議定的結果,不是最後的結果。由目前發展的情況來看,賽局還在進行。首先,立法部門有修法保關的提議。其次,行政部門有三管五卡的管制程序,包括源頭、邊境和市場管制,以及必須核對證明文件、明確標示產品信息、開箱檢查、食品安全檢驗和信息即時查明。最後,地方政府,包括台北縣市及一些速食業者,也表明不會採用美國牛肉。 

  我們相信,政府不會笨到與人民的利益為敵,而目前的情況也顯示保護的機制正一步一步建立中,最終的結果將是“國家”利益的最大化。 

  我們也希望美國政府以及美國肉農從此一事件中學到一課,台灣是一個民主社會,處理美國牛肉進口,有民主的自我保護機制,不是霸王硬上弓就可以達成目標。